破除关于阅读的一些执念

一提到阅读,我总是五味杂陈,交织着爱恨。

一方面,“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但另一方面,我对于读书仍有一些执念,导致书打开了很多,完篇的其实却很少。

我的执念有很多,包括书一定要读完,每年一定要读完50本书,看书一定要有输出等等。有时候,我还会没苦硬吃。

即便潜意识中知道这本书不太适合自己,也会为了面子或者所谓思维进阶,而咬紧牙关地苦读,下场当然是偃旗息鼓。

虽然家里有着左一堆右一堆的书山,但我有时就是无法从这几千本书中挑出一本来读。大多数时候,我随手抽出一本,只看了几页就放下了。拿起放下的次数多了之后,自己就会感到十分的焦虑,然后又陷入到新的买书堆放循环。

我也尝试过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来读书,包括但不限于为了赠书而去看书,为了标记每年的阅读量去看书,为了卖书换钱去看书,为了断舍离去看书,或为了解决问题去看书。

除了为了解决问题去看书,让我有点真实的成就感外,其余的方式即便完成的当下觉得很兴奋,但冷静下来仍觉得乏善可陈。

似乎,我看书总带着某种功利性,也不是说不好,但总有着某种不纯粹,让自己无法产生足够的心流。即便是和自己相谈甚欢的书,也会由于一定要记笔记等执念,无疑中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所以,我落入了自己执念的陷阱,读书成为了某种任务,某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前两周,我去参加了一场读书会,没想到竟然成为了破除我阅读执念的一个契机。

记得有位女生分享自己内心变化的经历,让我十分动容。她说,自己在慢慢打开自己,学会接受生命对于自己的馈赠,无论好的坏的。

虽然,她说的是她自己,但我却联想到自己和书籍的关系。

每本书其实对于我来说,都有它的性格特点。有的深刻点,有的肤浅点。深刻的需要花心思去琢磨,慢慢培养感情,当然也可能到头来会发现真的不适合自己;肤浅的就权当涉猎,交个普通朋友,或者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从对方那边获取“情绪价值”。

书不一定要读完,但也要抱着空杯心态,放下身段真正去了解它。学会聆听,培养耐心,通过交错时空的文字互动,抓住书籍带给自己的片爪灵感有所收获,或许就已经足够了。

当阅读不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当我们把书籍当作世上的芸芸众生,或许就会愈加珍惜彼此遇见的缘分,期待思维火花的闪现,当然也可能没有,就这么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37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