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
本来很少看综艺,是因为最近刷屏,有太多博主都在讨论陈德蓉,加上也听过浪姐这个节目,毕竟火了很多年,我都还没看过。
于是,心血来潮决定看看。
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说陈德容即无能力也不努力,更不会检讨,只会抱怨。
于是我很认真的看了一公二公三公德容姐姐去的三支队伍,发现这三次的队伍里,她的状态有些微妙变化。
这些变化,我姑且把他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化学变化。
第1次浪姐组队陈德荣被随机分配到黄英以及王蓉两位姐姐的队伍里面,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在两位唱跳俱佳的姐姐面前跟他们一起合作完成唱跳类的表演,对于德容姐姐来说,着实是一件压力很大的挑战。当时,他们三人的排练过程中因为对歌曲对舞蹈的理解起了争执,而且一次比一次激烈。一个团队里面如果人心不齐,那么这个作品一定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毫无悬念,他们这一组最后成为了危险组,很不幸地淘汰掉了王蓉。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二公,德绒姐姐分配到跟的另一对吴宣仪,娃娃组合。而宣仪和娃娃依然是一位唱跳型歌手,跟德容姐姐这一名演员又碰上了,依然是两位唱跳加一名演员的组合,但是这一次我们并没有看到过多的针锋相对,有一次小插曲在吴宣仪娃娃以及舞台总监的调和下,最终他们三人终于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完成作品。所以第2次跟第1次有什么不同吗?除了人换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不一样的:宣仪跟娃娃相对比较年轻,他们有小女孩的那种撒娇,所以他们可以很温柔的去表达他们自己的一些想法,他们会顺着德容姐姐,当然这种肾也是有自己的私心以及他们确实是太想要赢,而同样忘记了德容姐姐这位演员没有任何唱跳基础的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轩姨作为队长极力的去鼓励德荣姐姐,但是这反倒让德容姐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轩逸并没有像第1组那样,那些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是用鼓励式的,可是有时候太多的爱就会成为一个负担,德绒姐姐是敏感的,她依然能够感受到在这一次的这个团队里面自己是被孤立的,所以即便他比第1次努力,但是他心里依然是抗拒这样的心理状态,不用说,歌唱舞蹈依然也不会练得很好,但是在这里的点睛之笔就是是舞台总监说的一句话:轩姨跟妈妈他们是唱跳歌手这个是事实,但是反而。因为他们的这样的一个身份,不管是观众还是评委,对他们会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他们必须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打动观众。而你德绒姐姐是一位出色的著名的演员,大家对你非常的清楚,知道你没有唱跳方面的基础,所以反而观众对你是包容的,那么只要你稍微努力一点点,在舞台上面超越过去的自己,对于大家来说,你就是一个很棒很棒的歌手和舞者大家对你的要求和对他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其实的压力会比你更大,你只要在你的基础上努力一点,大家都会觉得很不一样,都会更容易的被观众看见,所以为了超越。我们都是与过去的自己比在这个浪姐的舞台上,我们比的就是我们的名字就叫做乘风破浪,而这个乘风破浪不是跟别人比,更重要的是跟昨天的自己比,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努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那就是最大的进步这也是我们浪姐的意义所在。正是这一句话打动了德容姐姐,他终于积极努力的行动起来了。
去到侯佩晨组,更是变得活跃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