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较量与道路的抉择
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用铁链锁住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时,或许不曾想到,五百年后西方列强仍会以"法律"为镣铐,试图锁住东方文明复兴的脚步。从殖民时代的坚船利炮到如今的"长臂管辖",西方霸权主义虽换了面孔,却难掩其"权力即真理"的傲慢底色。孟晚舟归国时舷梯上的那抹中国红,既是对现代海盗行径的庄严回击,更是对文明道路的自信宣示。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霸权逻辑却始终如暗礁般顽固。当殖民者将黄金白银装入船舱时,他们也在搬运土著文明的尊严;当某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扣押他国公民时,他们同样在窃取公平正义的基石。这种强权政治的变种,就像古罗马斗兽场里的嗜血狂欢,用文明的外衣包裹着野蛮的基因。但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终究不同往昔,深圳机场迎回孟晚舟的欢呼声浪中,分明回荡着"东升西降"的时代跫音。
中国企业的崛起撕碎了"技术霸权"的遮羞布。华为5G专利如春笋破土,捅破了某些国家精心编织的科技天幕。这让人想起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傲慢断言:"中国人永远造不出精密仪器"。百年沧桑巨变,从江南制造总局到华为松山湖基地,从仿制蒸汽机到领跑数字经济,中国企业用自主创新的火炬,照亮了全球产业链的东方天空。这种突破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文明基因的觉醒。
法治与文明的较量永无止境。春秋时期管仲"尊王攘夷"的智慧启示我们:真正的强者既要有捍卫正义的勇气,更要有构建规则的智慧。当某些国家滥用"司法工具"时,中国选择用《反外国制裁法》构筑法治长城;当保护主义阴云密布时,我们坚持用开放包容连接世界。这种定力源自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生存智慧——不是以暴制暴的零和博弈,而是和而不同的共生之道。
孟晚舟归航掀起的爱国浪潮里,我们既要看到民族精神的激荡,更需保持文明觉醒的清醒。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到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一带一路"的和声,中华民族始终在开放中成长,在斗争中涅槃。当世界站在文明冲突的十字路口,中国道路正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证明:真正的文明复兴不是重复霸权老路,而是开创和合共生的新纪元。这条路上,既需要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更需要制度文明的柔性力量,既要有敢于亮剑的胆魄,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