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不是出路,餐饮人的下半场是价值战

最近和几位餐饮老板聊天,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 "难":

隔壁新店开业打 5 折,你不跟吧,客人被抢走;跟吧,一份套餐毛利从 8 元跌到 3 元,算完账发现辛辛苦苦干一天,赚的钱还不够付房租。

乡村基把套餐压到 15 元以下,和府捞面降价 30%,太二酸菜鱼客单价退回 7 年前…… 连肯德基都推出 10 元套餐,

数据更扎心:全国餐饮门店闭店率连续三年超过 35%,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开餐厅,不是在降价,就是在降价的路上。" 

你心里清楚:低价就像止痛药,暂时缓解客流焦虑,却治不了根本 —— 客人图便宜来,也会因便宜走,最后剩下一堆打折券和空荡荡的店面。

01

降价只能撑一时,这三个真相你必须懂

1. 客人要的不是 "便宜",是 "值得"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店价格不贵,但客人就是愿意常来?比如南城香,降价后毛利率还比同行高,秘诀就两个字:"实在"——

面条现煮,泡菜免费但做得比主菜还用心,客人说:"15 元能吃到这样的品质,比点外卖还划算。"

中央厨房提前备料,3 分钟出餐,翻台率比别人高 40%,租金人工摊下来,成本反而更低。

餐饮竞争表层是价格战,底层是效率战。

南城香靠中央厨房压缩出餐时间、砍掉低效菜品聚焦核心体验,本质是通过效率提升实现 "低价不低利",让消费者感受到 "花得值"。

反观那些盲目降价的店,为了压成本换劣质食材,客人一吃就尝出差别:"上次来肉还挺嫩,这次怎么像嚼棉花?"

口碑崩了,复购没了,陷入 "降价→降质→客跑" 的死循环。

消费者要的不是绝对便宜,而是 "质价比"—— 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品质和体验。

2. 红海厮杀不如找 "新生态位"

竞争本质是 "生态位重叠"—— 当太多品牌挤在同一个价格带或客群里,就会陷入无效内卷。

比如火锅 100 元以上的价格带品牌扎堆,营销成本高、利润薄,而 "熊喵来了" 瞄准 70-80 元中间地带,2 年开出 300 家店。

他怎么做的?

不搞网红装修,把钱花在食材上:鲜牛肉 9.9 元一盘,锅底 20 元就能拿下,实实在在让客人吃饱吃好;

免费提供12道甜品,年轻人聚餐不觉得贵,还能聊得开心 —— 

这就是 "火锅界的优衣库",通过 "降维定位" 避开红海,打造新的单店盈利模型:告诉顾客,我不跟高端比排场,只在这个价格带把食材新鲜度和用餐氛围做到极致。

给咱的启示:别在拥挤的赛道里硬拼,想想你的店能不能找到 "竞争留白区"?只要提出独特价值主张,就能避开价格混战。

3. 能守住的生意,靠的是死磕三力:产品力+效率力+情绪价值"

木屋烧烤这两年没降价,客单价还涨了 5%,凭啥?因为他们有三个 "别人学不会" 的本事:

产品硬实力:内蒙古羔羊+炭火现烤,"电烤再便宜,也烤不出我的烟火气!"

效率高:自己研发智能烤炉,出餐速度提升 30%,人工成本压到 18%,同样营业额,他们赚得比别人多;

有温度:服务员记得老客的口味,深夜加班后去吃串,一句 "还是微辣少蒜?" 就让人觉得暖。

这就是 "核心能力"—— 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可能是跑遍全国找的好食材,可能是熬了 8 小时的老汤,也可能是带了多年的 "铁军团队"。

这些别人偷不走的东西,才是你敢不降价的底气,本质是用 "系统效率" 支撑 "价值空间"。

产品力是复购发动机,情绪价值是通行证!

02

现在就能做的三件事,比降价更有用

1. 把菜单 "砍一刀",聚焦客户高感知点

瑞幸就很聪明:砍掉几十种没人喝的饮品,只留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几款爆款,研发费省了一半,销量却撑起 70%。你也可以试试:

看看菜单,是不是有 30% 的菜一个月卖不了 10 份?果断砍掉,把精力集中在 5 道 "镇店菜" 上;

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客人能看见的地方:比如牛肉多放两片,米饭换更好的米,甚至服务员多一句 "慢用"—— 做减法不是降配,是把资源砸到消费者最在意的 "尖叫点" 上。

2. 别怕麻烦,解决客人的 "真实痛点"

杨国福去德国开店时发现,当地人讨厌预制菜的口感,怎么办?直接在店里支起锅,现场熬汤、调酱,让客人看着食材变美食。现在外国人占比涨到 70%,为啥?因为他们信任 "看得见的新鲜"。

你的店里有没有客人常抱怨的问题?

出餐太慢?

辣度不正宗?

分量不合适?

花点时间解决这些 "小麻烦",客人嘴上不说,但心里会给你打高分 —— 好服务不是搞噱头,是让消费者感受到 "被重视"。

3. 算好 "效率账",用系统能力支撑低价

南城香的老板算过一笔账:

上游自己种菜,采购成本降 20%;

中游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门店只负责组装,人工省了 30%;

下游聚焦工作餐,翻台率做到 6 次 / 天,同样的店面,利润比别人多 50%。

低价≠低利润,关键看有没有效率底盘。

价格战是流血,价值战是造血!

03

咱们得 "活得有尊严"

这两年,你可能无数次想过放弃:"做餐饮怎么这么难?" 但你别忘了,那些活得好的店,从来不是靠 "比谁便宜",而是靠 "客人愿意为你多花 5 块钱" 的理由。

今天起,试试这两个问题:

❶ 如果客人多花 5 块钱选你,你能给他什么?是更安心的食材,还是更舒服的环境?

❷ 如果对手明天降价 20%,你手里的 "王牌" 是什么?是熬了十年的老汤,还是跟了你五年的熟客?

咱们餐饮人,赚的都是辛苦钱,别再困在 "降价 — 没利润 — 降品质 — 客人跑" 的循环里了。

价格战是表层厮杀,价值战才是底层较量。

当你把竞争维度从 "价格数字" 升维到 "消费者心智",用效率提升成本优势,用聚焦打造产品记忆,用细节积累情感信任,才能真正跳出内卷,让客人觉得 "你值得"。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身边的餐饮同行,咱们一起熬过寒冬,活得更好。)

我是申哥

20年餐饮经营实战经验

餐饮操盘手

提供价值:

经营诊断:门店经营诊断、单店盈利模型搭建

顾问咨询:连锁规模化扩张体系搭建

年度私塾:从0-1,带你开一家持续盈利的门店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4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