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家长必看!3 步拯救厌学娃,效果太惊艳

当作业本上鲜红的低分刺痛双眼,当深夜的催促声在客厅反复回响,无数家长陷入同一种困境:为什么越用力管教,孩子的学习问题反而越严重?

那些写不完的作业、永远歪扭的字迹,还有凌晨亮着的台灯,构成了多少家庭鸡飞狗跳的日常。

错误教育:越用力,越糟糕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有的家长试过各种“狠招”。

有的家长承诺孩子考满分就送游戏机,试图用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愤怒地摔作业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长记性;甚至有的家长在家长群公开孩子的错题,以为这样能督促孩子改进。

然而,这些看似 “为你好” 的举动,却像一把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孩子的心,把孩子推向更深的自我否定。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长期遭受负面评价的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异常活跃,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前额叶皮层发育迟缓,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那些脱口而出的“你怎么这么笨”“别人家孩子早就做完了”,正在孩子心里种下自卑的种子。

脑科学研究更揭示了残酷的真相:父母的负面语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威胁反应”,导致学习动力系统关闭;而积极反馈则能激活多巴胺分泌,让孩子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就像园丁培育花朵,与其不断修剪枝叶,不如先检查土壤是否肥沃。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先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

三招破局:从厌学到主动学

1. 语言重构:把“指责棒”变成“指南针”

“你怎么又做错了!”这样的否定式语言,只会让孩子陷入“我不行”的思维陷阱。

不妨试试“问题拆解法”,当孩子做题出错时,不再一味指责,而是指着题目问:“这道题的关键信息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哪个步骤开始检查?”, 将注意力从“失败结果”转移到“解决过程”,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

比如,孩子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总是出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孩子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习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

2. 优点挖掘:用“放大镜”看见隐藏的光芒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未被发掘的宝藏,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学会用“三感表达法”真诚赞美孩子,即具体细节 + 努力过程 + 内心感受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我们可以说:“你画的这幅画色彩搭配得特别好(具体细节),为了画好这幅画,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过程),妈妈看到你这么用心,特别开心(内心感受)。”

再比如,孩子在学校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我们可以赞美孩子的勇气和努力:“你在演讲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具体细节),为了这次演讲,你反复练习了很多次(努力过程),妈妈为你的坚持和勇气感到骄傲(内心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和认可,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

3. 成长见证:用“里程碑”搭建自信阶梯

看得见的进步,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能激发内在动力

我们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当孩子达到这些目标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比如,孩子在背诵课文时总是记不住,我们可以将课文拆解成小段落,每背完一段就贴上一枚星星贴纸。当贴满 20 颗星星时,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原本晦涩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

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成长记录册,记录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让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

当父母放下焦虑,用科学的方法代替情绪化的管教,用温暖的陪伴代替冰冷的指责,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75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