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贾宝玉是长子长孙的陈丽君,演了贾宝玉
娱乐圈的人,最好少说话。
尤其是那些营造文化人人设的艺人。
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出个大丑。
几天前,越剧演员陈丽君接受采访时夸夸其谈。
一袭红衣,戴冠束发,一副贾宝玉的扮相。
可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却令人啼笑皆非。
她声称贾宝玉是贾府的长子长孙。
这句话一出口,许多网友都满头问号。
贾宝玉什么时候成了贾府的长子长孙?
贾宝玉的爹贾政是荣国府的次子,大伯是他爹的哥哥贾赦。
贾赦的儿子贾琏,王熙凤的丈夫,也因为兄长没了,只被称作琏二爷。
就算以贾政的后代论处,贾宝玉也是次子。
在他前面,还有个早逝的贾兰,留下李纨这个寡妇。
因此贾宝玉一直被人称作宝二爷。
因此贾宝玉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长孙。
不管以那一辈来论,都和长子长孙这四个字没有关系。
即便没读过红楼梦,看看电视剧,也知道剧里的人怎么称呼贾宝玉。
如果他是长子长孙,别人为什么要叫他宝二爷,是因为他长得很二吗?
但凡读过书,上过语文课,就该知道贾宝玉的身世。
可离奇的地方就在于,陈丽君这个贾宝玉的扮演者,居然会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
有人说,作为角色的扮演者,起码要通读原著。
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娱乐圈里的演员,怕是要淘汰掉一大半人。
作为四大名著里受众相对较少的红楼梦,现实中没多少人精读过。
陈丽君可以不把红楼梦吃透,但最起码,也该了解自己演的是个什么人。
这个人的生平都搞不明白,又如何处理他和其他角色的关系。
又怎么能把贾宝玉这个形象演得生动传神?
这已经不是不熟悉原著,是压根就没翻开过原著的程度。
但凡看上那么几章,初高中上课的时候认真听几节课。
亦或是小时候打开电视机,看过几集红楼梦。
都绝不可能会对着镜头信口开河,把贾宝玉说成是贾府的长子长孙。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演员们强大的心理素质。
对于一本自己压根就不了解的名著,都敢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就应该学会沉默是金。
说对错对,最后把自己一直以来的人设都搞垮了。
陈丽君是越剧演员,演过不少古典人物。
她的表演我没有看过,也不做评价。
但若连四大名著的主角贾宝玉的出生都懵然不知。
对于其他更加冷门的角色,又能了解多少?
一知半解,就登台演绎。
演出来的内容,只会糊弄那些看个热闹的观众,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
现如今的粉丝和观众,对于演员的包容度实在是太高了。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连起码的文化认知都没有达到,更无论水平高低了。
她们如何能起到宣扬文化的效果,岂不是在误导观众?
如果她们吃这碗饭的人,都不肯在这上面下功夫琢磨。
那么所谓的名著,渊源流传的文化,与笑谈何异?
如此荒谬绝伦的事情,就这么发生在现实中。
贾宝玉的扮演者,能说出这么一段不着边际的话。
足可见现如今站在台上的,有多少滥竽充数的跳梁小丑。
而这些小丑,还堂而皇之地成为一群年轻人的偶像。
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里,拿下各式各样的大奖。
甚至给她们贴上宣扬传统文化大使的标签。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颠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
这样的事情越多,孩子们就越不想把时间花费在读书上面。
普通人还在苦读,希望背诵那些文学名著里的名字能为自己多加几分。
可转头一看,一个连贾宝玉都不熟的人。
正在卖力地扮演贾宝玉,收获鲜花和掌声,混得风生水起。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读名著,何苦去为难自己的大脑?
只要肯抛头露面,就可以夸夸其谈。
所以现在读书无用论这种话,在学生群体里广为流传。
当你劝他们认真读书时,他们能例举出来一大堆案例。
绝大多数,都是娱乐圈里的明星,和网络上最时兴的网红。
没有文凭,却能实现财务自由,在娱乐圈里混得风生水起。
文艺工作者们,可以没有文化,却依旧能有工作。
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时刻嘲笑着那些兢兢业业的人。
通读了红楼梦的人,在现实里过得并不容易。
连红楼梦都没翻开过的人,正在演绎里面的角色。
如果这就是常态的话,又何必把红楼梦列为必读书目。
对于饰演贾宝玉的人都没有要求,就不要去为难那些苦读的学子了。
否则看到像陈丽君这类演员时,会觉得受到了侮辱。
不仅是对名著的亵渎,也很不尊重读过原著的那些人。
毕竟先有红楼梦,才有了演员们演绎的机会。
如果她们都能自由发挥,那演出来的,到底是红楼梦,还是青楼梦,亦或是别的什么白日大梦?
文艺工作者,请尊重文化,体谅观众。
看的人已经够包容了。
实在是戏烂,人水,惨不忍睹,贻笑大方。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