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心电图

第1种心电图是上上下下上上下下的这种,第二种的心情是这样的,蹭一下的,平稳一下,然后又蹭一下子,就像在急救,第3种心电图就好比唐僧取经,第1天出门就碰上一个妖精,打完这个妖精之后好险啊,师傅被救了回来,然后第2天呢,又遇见一个妖精。又上路了,又遇见一个妖精,一路上的妖精啊,来代表唐僧师傅这一路艰辛的取经的路程。这其实就是正常人的心电图。就是说原来一个人每天遇到烦恼,代表一个妖精,痛苦代表第2个妖精,挫折第3个妖精,做这些难题是正常的人生状态,是正常的心电图。

妖精都打完了,难题都解决了,然后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取经,那个经书取到了吗?好像取到了又掉河里头了,然后把那个经书好不容易捞上来之后,发现怎么没有字啊?唐僧师傅坐在那里顿悟了:人生本没有经书,你的经历就是一本经,所以我们说人生不曾经历就不成经验,我们好像觉得荒废了很多时间啊,做了很多痛苦的事情,其实都是人生过往的宝贵的经验,都是经历,这就是经。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喻攀登一座高山,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山谷里登起的,那祖先发明的一个字,人在山谷就是俗。我们经常会跟自己说我不是俗人,所以才要攀登这座人生的高山,于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想其实很艰辛,因为山很陡。很危险,但是难走的人生才是上坡路,那我们又知道二八定律在山谷里的人占到80%,而往上走的人才只占20%,于是我们呢就这样往上走,走到这里的时候呢,我们摸一摸山,我们感受到了山,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一个字,半山腰的人这个字念仙。其实来到这里就有一个人的五大需求,有一个叫被尊重的需要,我们说人生没有定位就没有位置,继续攀登这座人生的高山,这个字到了。这个字呢,就是一个人用两条腿走曲折的人生路就是佛,去掉单人旁就是弗,没有的意思,就像唐僧师傅他到了西天其实什么也没有,所以我想说修行的路上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当我们下山的时候,这个下山的路径有点像什么呢?我们人生的下半场应该怎样过呢?就开始向内看叫觉,就所谓自觉。在向内看的时候就会问自己我内心的需求是什么,我是不是总在为别人活着,我如何来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在,所以了解了自己的需求,比如说自觉。然后在感受别人的需求叫觉他,这个时候我们家单人旁就念儒,万圣之师为孔子,他是儒家。其实我这个时候应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了,关注自己的情绪了,好,那我们继续往下走,往山底下走,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我们能不能倒着活,你看我到这儿,再加个单人旁念倒了,怎么叫倒着活呢?如果从出生开始就是80岁,就比如说当我们离开人生那一刻,你问问你自己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无疾而终,你说你还跟别人较劲呢,不较劲了,我还需要这么些物质吗?不需要了,我只需要照见自己,你就活明白了。我每一天都很珍惜,我每一天都在为自己活。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48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