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几何学习的种子
月初,接到工作室的任务要上一节课。考虑到五年级下学期没有太多适合上的课,便选择了五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于这一节课,犹记得上一次上关于这节课的公开课还是在五六年前,后来给同事也磨过这节课,总觉得再上一遍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然而,自己改着改着还是被“图形”难住了。
《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作为“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起始课,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探究方法都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经验基础。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在学生头脑中埋下数学思想方法的“种子”?基于这些思考,原本的教学设计必然要被推翻,把重点放在感悟图形面积计算的本质上。
然而,在重新设计教案、重新制作教学课件后,原以为能让学生感悟到平面图形的面积其实就表示平面图形中含有的面积单位的个数,事实上学生根深蒂固的计算公式还是影响了这一效果的实现。在接触中也发现,学生并不太理解面积单位个数累加这件事情,或许在最初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就没有对这件事情加以重视。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的徐教导正好在复习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也一起探讨了关于面积的教学。其实,在三年级最初接触面积单位的时候,就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面积单位地累加,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其实就可以用每行个数乘行数算出面积单位的个数。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能在长方形面积教学后进行,学生肯定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而现行的教材是把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放在了三年级,而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放在了五年级,时间上是有一定的跨度的。从接触了几个班的学生下来也能感受到,学生基本忘记了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不知道接下来的新教材会不会有所调整。
除了在准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近自己班里在教学圆的知识。对于这单元的教学,其实也是需要学生充分的操作实践去感悟的,就比如说圆的周长。接下来也要教学圆的面积,我想如果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们都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面积计算的本质,让学生建立一定地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那么在圆的面积的学习中,学生必然可以更好地体会圆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才能真正理解“化曲为方”的数学智慧。我想,埋下的这些数学思想种子,终将在未来的几何学习中生根发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