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剧不好看还真不能怪演员

刷到一个制片人的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剧本送审怎么从A变成面目全非的B,然后被观众骂脑残。

剧本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其中有一个女角色职业是舞女,是一名坚定的爱国志士。

人物剧情是通过这个特殊的职业身份,把一名日本高级军官杀掉。

第一回送审退回,原因是爱国志士不能从事风月行业。

于是,就把爱国志士改成地下党。

第二回送审退回,原因是地下党不能是舞女。

于是,就把女角色改成并非职业是舞女,只是为了接近日本高级军官才去当的舞女。

第三回送审退回,原因是地下党不能是从事多年的舞女,不能有接客的类似经历。

编剧甚是头疼。

“你这一点儿接客经验没有,何来的名声,没有名声何来的资格接近日本高级军官?人家让你接近吗?”

可是,为了过审,没办法。

只能按要求把这个女角色改成,不用接待客人也能成为招牌去接近日本高级军官。

一个角色的合理性,就这么强行降智,毁了。

还有另一剧本,剧名原定是局中局。

讲的是怎么设局把一个十恶不赦的黑帮老大一步步骗进去落网。

结果不过审。

原因是,正派不能以恶制恶,用欺骗的手段做局。

这个原因颇有一种只需坏人横行霸道,不许好人巧用手段的感觉。

一击即中,把剧本最核心的主线给瓦解掉了。

编剧估计得无语到哭死。

再看无线超越班这边。

一位男性制片人说,哈妮克孜怎么拍都很美。

另一位女性制片人说:“但哈尼我觉得你是有问题的。”

这句话出来我就很不舒服,尤其是一女性对另一个女性这么说。

是有什么问题呢?

原来,某次哈妮克孜去探班刘涛,正好这位女性制片人也在。

当天哈妮克孜戴了一个大镜框眼镜,这位女性制片人表示看第一眼就觉得好失望。

她个人觉得镜头里的哈妮克孜,跟当时她看到的那个戴着大镜框眼镜的哈妮克孜完全不一样。

就因为这个原因,这位女性制片人个人觉得哈妮克孜不好看,原先考虑一个角色的时候,最后决定不用哈妮克孜。

听得郝蕾连连翻白眼后仰。

哈妮克孜无奈体面地表示,自己也没想到去探个班也是一种面试。

虽然,另一位女性制片人提出了一些没什么力度的补充解释。

但是,依然无法让人信服,非常不专业且无语透顶。

选角的依据,竟然不是试戏。

郝蕾对哈妮克孜直言:“听听就好了,从我的观点上,都不用听。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从剧本的迷之不专业审核,到角色的迷之不专业选人。

都到不了导演导不好,打光打不好,什么后期拉胯之类的。

一个作品从最根基的部分就烂了,还能好看吗?

无语,真无语。

但“资方”的力量就是很难抗衡。

突然给我燃起要继续好好写故事,做成广播剧剧本,我就按试音按工作态度来选最合适角色的声音!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87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