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嗣环专题|陈殿桂《为林铁崖跋董玄宰书画册》

编者按:林嗣环博学善文,跨界书画,与书画大咖多有来往。藏有董其昌、陈老莲等字画,陈殿桂在《为林铁崖跋董玄宰书画册》中提到,林铁崖书画鉴赏精准,收藏眼光独到,让我们看到林嗣环在广东为官的一段经历,也让我们窥探林嗣环多面精彩的人生。

为林铁崖跋董玄宰书画册

陈殿桂 岱清

明董宗伯书画,为一代第一手。画出入王、米、倪、迂、北苑;书法颉颃海岳、松雪间。要其本领,得之平原、北海为多,深于唐法。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才十得三四;公盖已五六之。所谓“北海如象”,公即所以自许也。

兵学使者晋江林铁崖,博雅嗜古。铃阁余闲,摩娑翰墨,名迹渔猎自娱。披衣定尔是珠,买王不至失羊。今来祇赴新命,暂憩羊城别署。载止郁林之石,囊余阅道之琴,与余时相过从。屏属官礼,谈空说鬼。听余狂言,听然辄谓:“语是我辈!”一夕,出兹二册,拥炉烧烛纵观。云:书画兼者,得之李中丞;字册,得之翁源令。两岁相值,而装潢若一。意金题玉躞,亦自成连理枝耶?

余惟:世间神物会合有数。延津合浦,望气自投;妙墨通灵,长康物理了悟。岂真冥默见绐?每见当路朱衣,多不解图书为何物。秩满就道,装累累重,辄弃去,或持畀吏人谕,可市上换肉。烟墨有知,将去之如水。兹二册也,风胡不云乎:“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中有渴笔数字,侍儿康成家习气。点染涂鸦,孙夫人颊上獭髓痕,无伤妩媚耳。

甲午涂月下澣东海陈某跋

仆从军岭表十年,落落寡合。爱我、亲我、怜我、目摄我、欲杀我皆有之。皆不谓之交游不可,皆不识其亦也。铁崖拗僻,窥仆涯涘。两人且许且距,意气颇深。若其素熟余姓名,不作监司面孔相向,俗子所难,特浅浅者。灯下偶从故书中,得甲午冬为公跋董册稿一纸。弹指六年,今铁崖被逮赴都,仆滞羊城听吏议。患难离隔,怆然伤怀,不禁情生于文也。

庚子四月廿七日记

AI翻译:董其昌的书画,堪称一代宗师。他的画作融汇王维、米芾、倪瓒、董源诸家之长;书法则与米芾、赵孟頫相颉颃。探究他的根本功夫,从颜真卿、李邕处得益最多,深得唐代法度精髓。赵孟頫一生学习钟绍京,仅得十分之三四;董公大概已得十分之五六了。前人评李邕书法“如象”,董公正是以此自许的。

兵学使者、晋江人林铁崖先生,博学高雅,酷爱古物。在官署闲暇时,抚弄书画,搜寻名家真迹自娱自乐。他鉴赏精准,收藏眼光独到。如今他正要赴新的任命,暂时歇脚于广州的别署。他随身带着郁林的美石,囊中装着我的阅道琴,时常与我往来相聚。屏退属官,不拘礼节,谈玄论鬼。听我口出狂言,他常常莞尔一笑,说:“这话真像我们这类人说的!”一晚,他拿出这两册书画,我们围着火炉点燃蜡烛仔细观赏。他说:书画合璧的那册,得自李中丞;单是字的那册,得自翁源县令。两册相隔两年得到,但装裱却如出一辙。想来那精美的题签和轴头,也自然成了连理枝吧?

我想:世间神奇之物聚合自有定数。就像延津的宝剑相合、合浦的明珠复还,望气便能感知;精妙的墨迹通于性灵,顾恺之深明物之常理。难道真是幽冥之中在欺骗人吗?每每见到那些当权的高官,大多不懂书画为何物。任期届满上路时,行装中笨重累赘的书画,往往就被丢弃,或者拿给手下小吏处理,说可以拿到市上换肉。这些蕴含烟云的墨宝若有知觉,离去时也定会像流水一样决绝。而眼前这两册书画啊,风胡子不是说过吗:“宝剑的威力,也因大王的威灵而彰显。”册中有几处枯笔,像是侍奉康成家的婢女习字风格。点染之处虽似涂鸦,如同孙夫人脸颊上涂獭髓留下的痕迹,却无损于整体的妩媚风姿。甲午年腊月下旬东海陈殿桂跋。

我在岭南从军十年,孤高不合群。爱我、亲近我、怜惜我、怒视我、想杀我的人都有。若说这些都不是交游,那也不对,但都不算真正了解我。铁崖性情固执孤僻,却能看到我的深浅。我们两人既相互欣赏又保持距离,意气相投颇深。像他这样,平素熟悉我的名字,却不摆出上司的面孔对我,这在俗人看来很难做到的,对他却只是很平常的事。灯下偶然从旧书中翻出甲午年冬天为他跋董册的手稿一纸。弹指间已过六年。如今铁崖被逮捕押往京城,我滞留在广州等候对他的审查结果。患难之中分隔两地,凄怆伤怀,不禁因情生文。庚子年四月二十七日记。

注释:陈殿桂(1615—1666),字长生,号岱清。浙江海宁人。晚年以羁留岭南不得归乡,诗多写怀乡思亲之情,吐辞凄凉酸苦。代表作有《秋江归兴》等。集中一题多至数十首,邓之诚有“以多为贵,殊嫌费辞”之评。著有《与袁堂诗集》10卷,《文集》4卷。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78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