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296:汉纪(五十一)


    《<资治通鉴>研读》

    296:汉纪(五十一)

何进

当初,汉灵帝多次夭折皇子,何皇后生下皇子刘辩,养在道人史子眇家,号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由董太后抚养,号称为“董侯”。群臣请求册立太子,汉灵帝因为刘辩为人轻佻没有威仪,想要册立刘协,为此犹豫不决,这时突然患病去世,把刘协托付给蹇硕。

丙辰日,汉灵帝在嘉德殿中去世。蹇硕当时在宫中,谋划先杀掉何进,然后拥立刘协为帝,派人迎接何进入宫,说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立即从宫外进入,蹇硕的司马潘隐平时和何进有交情,就迎接何进入宫,用目光示意宫中有变。何进看到后大惊,赶紧骑快马从近路返回军营中,随后率军进入屯驻百郡邸,称病不再进入皇宫。

戊午日,皇子刘辩继皇帝位,他这年十四岁。刘辩尊奉何皇后为皇太后,由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元年,封刘辩的弟弟刘协为渤海王,刘协这年九岁;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一起参录尚书事。

何进在秉持朝政后,怨恨蹇硕图谋自己,就着手谋划诛杀宦官。袁绍借机通过何进亲近的宾客张津,劝何进诛杀各宦官。何进因为袁氏累世在朝廷宠信富贵,袁绍和弟弟袁术都能得到豪杰为自己所用,就信任并使用他们。何进又广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以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多人,封何颙为北军中候,封荀攸为黄门侍郎,封郑泰为尚书,成为自己的心腹。荀攸是荀爽的族孙。

蹇硕心中生疑,很不安定,他写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人书信说:“大将军何进兄弟秉持朝政,专擅大权,他现在正和天下党人谋划诛杀先帝的身边左右,想扫灭我等人员。只是因为我掌控禁军,所以还在犹豫不决中。我们应当迅速关闭宫门,捕捉杀掉何氏兄弟。”

中常侍郭胜是何进的同郡老乡。何太后和何进能够富贵宠幸,郭胜在其中出了大力。郭胜亲近信任何氏,在和赵忠等人商议时,不赞同蹇硕的计谋,把书信送给了何进。庚午日,何进命令黄门令收捕蹇硕后诛杀,随后兼并了蹇硕的军兵。

骠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争夺权势,中官挟持董重作为帮手。每次董太想要参与政事时,何太后马上百般阻挠。董太后愤怒地对外扬言说:“看你现在嚣张跋扈,不就是指望你有个哥哥吗?我马上会敕令董重去砍下何进的头来,这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

何太后听说后,就告诉了何进。五月,何进和三公一起奏报说:“孝仁皇后派原中常侍夏恽等人交接各个州郡,剥夺各州郡奉献的所有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中。过去藩后的惯例是不得留驻京师,其车辆服饰有制度规定,膳食也有品级。请示让永乐太后迁出永乐宫,返回封国。”

何太后批准奏报。辛巳日,何进率军包围董重的府邸收捕董重,董重被免职后自杀。

六月辛亥日,董太后忧愁害怕,暴病身亡,民间因此开始不归附何氏。

辛酉日,安葬汉灵帝于文陵。何进害怕再次发生蹇硕那样的阴谋,称有病不再入宫陪丧,也没有前往墓地送葬。

发生水灾。

秋七月,何太后转封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司徒丁宫被免职。

袁绍又劝说何进:“之前窦武谋划诛杀宦官,却反而被他们所害,是因为泄漏了言语,五营百官也都畏惧宦官。现在大将军兄弟两人一起率领强大军兵,部众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他们愿意尽力效命,大事都在掌握之中,这正是上天帮助大将军之时。将军应当出手为天下人除掉祸患,名垂后世,机不可失!!”

何进随后报告给何太后,请求罢黜中常侍及以下全部宦官,由三署郎补齐人员,何太后不听。她说道:“中官统领皇宫,这是自古至今都有的,汉朝的惯例不能废掉。何况先帝刚刚新弃天下而去,我又怎么能脱下丧服,穿戴整齐,和士人讨论政事呢?”

何进知道难以违背何太后的意思,就想只诛杀其中的放纵不法者。袁绍认为宦官亲近至尊,出入发号施令,现在如果不把其全部废掉,以后肯定会成为祸患。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何苗多次接受宦官们的贿赂,知道何进想要诛杀他们,多次向何太后哭诉,哀求何太后庇护他们。他们又说道:“大将军何进杀掉陛下的身边左右,只是为擅权以便削弱社稷。”

何太后怀疑这事是真的。何进刚刚掌握重任,平时对宦官也敬畏忌惮,虽然收获了抑制宦官的大名,但内心中优柔寡断,所以这事久拖不决。

袁绍等人又替何进谋划,建议要多方征召四方猛将和各路豪杰,派他们率军进入京城,以胁迫何太后,何进表示同意。

主簿陈琳进入劝谏说:“谚语中说‘闭目捕雀’,意思是说,对于动物也不能仅仅凭欺骗手段轻易得手。对于国家大事,怎么可以这样轻率,想凭借诈谋实现呢?现在大将军总揽朝廷大权,手握重兵,龙骧虎步,指挥上下随心所欲,这就好像鼓动洪炉烧焦毛发一样。杀掉宦官虽然违背常理,只要符合道义,顺天应人,就应该当机立断,为什么还要放弃利器,征求外援呢?大军一旦会聚集到京师,就会强者为雄,这是把戈矛倒举,授人以权柄,肯定要功败垂成,酿成更大的祸乱。”

何进根本不听。典军校尉曹操听到后大笑说道:“宦者这类官职,古今都应当有,只是因为君主不恰当地授予他们权力,才导致如此。既然想治罪他们,就应当诛杀其首恶,只要一名狱吏就足够了,怎么用得着纷纷攘攘征召外来军兵呢!想要把宦官全部诛尽,事情肯定会宣扬泄露,我早已经看到其必败了。”

当初,汉灵帝征召董卓封为少府,他不肯就职,上书说道:“我所率领的湟中义从和秦胡军兵都对臣说道:‘我们应该得到的粮饷还没有发放,应该得到的赏赐一直没有兑现,我们的妻子儿女正在忍饥受冻。’他们都拉着臣车辆马匹的缰绳,所以臣不能前行一步。羌胡人性格残暴,臣不能制止他们,只有对他们进行安抚。如果有什么变化,我再呈报朝廷。”

朝廷对此无计可施。汉灵帝病危,发玺书封董卓为并州牧,诏令他把统领的军兵交给皇甫嵩。董卓又上书说道:“臣蒙天恩误加于我,掌管部队十多年时间,我与士卒大小相处太久,他们都念及臣蓄养的恩德,愿意为臣奋力效命。我乞请在北州任职,为国家效力于边陲。”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劝说皇甫嵩:“天下权柄在于大人您和董卓两人罢了。现在你们的怨恨已经结下,其势不能共存。董卓被诏令交出军兵,他却上书自请,这是违逆君主的诏命。现在京师混乱,董卓率军犹豫不进,这是心怀奸诈。这两者都是刑罚不能赦免的。何况董卓为人凶暴。目中无亲,将士都不亲附。大人现在担任元帅,依仗国威征讨董卓,对上彰显忠义,对下除掉凶害,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皇甫嵩说道:“董卓专权虽然是大罪,诛杀奸臣也会有人负责。我看不如奏报其罪责,然后让朝廷裁决。”皇甫嵩上书报告朝廷。

汉灵帝责备董卓,董卓仍然不奉诏,驻兵河东以观察时局变化。何进征召董卓率军前往京师洛阳。侍御史郑泰劝谏说:“董卓为人残暴,寡恩少义,欲壑难填。如果借助他辅佐朝政,授予他国家大事,他肯定会恣肆凶恶,危害朝廷。明公作为陛下至亲之重,手中掌握国家大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决断大政,诛杀铲除有罪之人,确实不应当借助董卓作为外援。殷鉴不远,应当迅速作出决断。”

尚书卢植也说不应该征召董卓,何进全都不听。郑泰辞职离去,他对荀攸说:“何公不足以辅佐朝政。”

何进的府掾王匡和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郡人,何进派他们返回招募军兵,同时征召东郡太守乔瑁屯驻成皋,又派武猛都尉丁原率领几千人进犯河内,烧毁孟津,火乐照亮了洛阳城中,他们都以诛杀宦官作为借口。

董卓听说何进征召,立即起兵上路,他同时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据尊位,祸乱海内。臣听说过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割掉脓疮虽然很痛,却胜于导致丧命。当年赵鞅调动晋阳甲兵,驱逐君主旁侧的恶人,现在臣马上鸣钟鼓前往洛阳,请求收捕张让等人,以清除朝廷奸臣污秽。”

何苗对何进说:“我们开始从南阳来到京城之前,可以说是贫贱无助,都是依托皇宫中的宦官才取得富贵。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哪里会这么容易!覆水不可收回,大将军应当深思熟虑,与皇宫中的宦官和平共处为佳。”

董卓这时已经到达渑池,何进更加狐疑不定,派谏议大夫种邵宣读诏书,让董卓停止前进。董卓拒绝接受诏命,随后进军到达河南。种邵前往迎接慰劳,借机命令董卓还军。董卓怀疑京师洛阳已经有变,派军士用兵器胁迫种邵。种邵大怒,用皇帝的名义呵斥军兵,军兵全都害怕散开。种邵上前责问董卓,董卓理屈词穷,率军返回夕阳亭。种邵是种暠的孙子。

袁绍恐怕何进改变计划,就胁迫他说:“我们现在和宦官已经势同水火,形势已经显露无疑,事不宜迟,还是早动手为妙,大将军仍然犹豫等待,为什么不早下决断呢?事情久拖生变,那就会成为下一个窦武了!”

何进这才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授予他可以随时专断的权力,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派洛阳中智勇双全的武吏负责监视宦官,催促董卓等人快速向洛阳开进,想要让他们率军到达平乐观前。

何太后这时十分惶恐,裁撤掉全部的中常侍、小黄门,让他们返回家乡,只留下何进平时信任的宦官守卫皇宫。各常侍小黄门全都到何进府中叩头谢罪,表示任其处置。何进对他们说道:“天下混乱不堪,正是因为你们这些人作乱。现在董卓马上率军来到,你们还不赶紧返回家乡?”

袁绍劝何进趁机处决掉这些人,并且反复劝告,何进并不答应。袁绍还向各州郡中发去书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安排他们捕捉各宦官的亲属。

何进谋划时间太久,事情早已经泄露,宦官因为害怕而图谋自救。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求告说:“老臣我犯下罪过,应当和新娶的儿媳一起逃回家乡。但考虑到老臣累世受到皇恩,现在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希望在宫中最后一次值班,能够仰望皇太后、陛下容颜一次,然后就退居家乡,就是立即被填埋沟壑,也死而无恨了。”

张让的儿媳把这话转告给舞阳君,舞阳君又入宫报告何太后,何太后诏令各常侍又入宫值班。

董卓入京

黄其军

      作于2025年7月1日(古历乙巳年六月初七)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295

《<资治通鉴>研读》294

《<资治通鉴>研读》293

《<资治通鉴>研读》292

《<资治通鉴>研读》291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6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