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曾参与书香梦澜“诺”专题活动

我们渺小如尘,却总在追寻无边的宇宙。我们如沧海一粟,却一直在寻找广袤的大海。

所以我们越发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我们自嘲地说,这就是命啊。

其实,我们只是在疲于奔命的路上,被一些痴缠遮住了眼睛。

我们为什么要去多看、多听、多思考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会体会。

体会逆境中的迷茫,体会顺境中的安逸。体会人之常情,体会世事无常。

我们谦卑渺小,但能在喜怒哀乐中不迷失自我,就是宇宙中最美的星光。

我以前不怎么喜欢看书,可是后来被烦闷、彷徨、无助、无力困扰。便开始在书中寻求救赎。

开始阅读后,渐渐我发现,书能治愈一切,尤其是一些经典名著。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些名著是有偏见的。因为我读不懂,我读不出来为什么它可以称为名著。

我一意孤行地认为,不就是写的时候,还没有人写过,赢在了时间上而已。

后来读得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见过的阴暗面也多了。

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很多经典名著里的片段都能带入到现实中。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

哪怕成书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很久,那些经典的情节,对人性、对社会深刻的解读依旧没有褪色。

甚至随着我们年龄和经历的增加变得愈加深刻,这就是经典永流传。

最近我在看《浮生六记》,因为很早就听说过这个书名。只是迟迟未曾翻阅,最近又被现实上了一课,于是,拿来翻阅。

乍一看,清新脱俗,没有大文豪的那种对社会的猛烈抨击感,也没有名人雅士对世事的抱怨牢骚。

有着一股人间烟火的朴实和安宁,如轻风细雨,如丝丝朝霞,如耳语轻叹...

作者沈复,听来也颇为陌生,他是晚清布衣文人、画家。如果不是因为《浮生六记》,我想我可能不会认识这么一位文人。

我也不会知道,原来名著也可以如此治愈。

作者的一生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一样,没有苏轼那样的大起大落,也没有王安石那样的风光无限。

甚至没有现在作家的名气和人气,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流传中外,成为不朽经典。

我想是因为他写出了平凡人最真实的一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心的渴望。

最可贵的是,他把我们不敢做的一些事大胆尝试了。收放自如地过完一生,不纠结于眼前的得失,也不迷失在残酷的现实中。

全书六记,现只剩四记。但这四记,依旧耐人寻味。

目前我读完第一记,内心久久不平静,甚至看着眼前的爱人,都顺眼多了。不知是不是受云娘影响。

第一记,痴梦。刘樊仙侣世原稀,瞥眼风花又各飞。

云娘是沈复的妻子,一个温婉尔雅的女子。夫妻23年,他们真正做到了相敬如宾。

他们不仅是夫妻,也是知己,是我们至今都在追寻的灵魂伴侣。

这并不是巧合,是在朝夕相处的细节里,各自欣赏的结果里。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感情,能让这段包办婚姻至死不渝。

云娘和沈复是表亲关系,第一次见到云娘时,沈复十三岁,看到云娘写的诗,就直言自己要娶妻,就是云娘了。

这个时候,云娘的才情已经在沈复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后来,又见云娘。她一双绣花鞋,绣工精巧,在所有人中脱颖而出。询问下才知道,那是她自己所做。

沈复自此才明白,云娘的聪慧不仅限于笔墨。对云娘的深情也就此种下。

而云娘在嫁给沈复以后,也是恪尽职守,安分守己的伺候公婆,无一怠慢。

当然,若只是这些,云娘就能让沈复以知己相待,必然显得有苍白。

云娘是个落魄家族的小姐,家道中落后,靠着精湛的绣工养活了双亲和弟妹。

可以说,在那个时期,靠一个女子养活一家人,云娘真的可为典范。

我想也就是这样的磨砺下,让她在嫁给沈复以后,依旧能保持豁达的胸襟,有着同男子一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因此,她能不计婆婆的诬陷,公爹的误会,任何家庭纷争,她都能用宽容的心态来应对。

所以,她赢得了全家人的认可。家里因为有她,和谐美满。

夫妻之间,云娘从不过多管束沈复,两人可以说都非常有自我。

她会与沈复磋诗文,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立意独道,慧眼如炬,甚至让满腹经纶的沈复都自叹不如。

她会帮助沈复整理书籍,学习先哲的理念和思想。沈复都感叹,云娘生错了性别,若能为一男子,必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可惜就是这样的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云娘,在与沈复恩爱二十三载后,香消玉殒。沈复从此也没再续娶,因为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灵魂伴侣了。

夫妻二人的故事,读来沁人心脾,让人有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

他俩的美满婚姻,不只是女方在付出。沈复也是一个多情且体贴的丈夫,懂得欣赏妻子的好,更懂得如何做一个好丈夫。

两人的惺惺相惜,才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花开花落自有时,闲庭漫步依晨光。爱和美终将治愈我们漂泊的一生。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2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