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除了创业,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身边一些年轻人要踏入社会了,有的上完高中不打算继续学业,有的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从他们的反馈看,自己还是很迷茫的。
尽管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可家庭的因素也很重要,我想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讲一讲这个事,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在100个年轻人中,可能也就一两个人是有方向有目标前进的,其他人多是被环境裹挟着走,尽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实际上想法和做法都差不多。
考研的话就很多人去考研,打工的话就很多人去打工,考公的话就很多人去考公……群体性思维对人的影响特别大。
而年轻人的思想往往既顽固又幼稚,很容易反复,在人生关键岔路口的时候多是被别人推着往前走,或者是被推着往后走。
为什么不建议考公?
首先,考公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是稳定,一眼望到底,如果家庭有资源,自己又聪明能干,退休时候大概能当个处长之类,甚至能更进一步。
资源、能力和运气,缺一不可。“做官”也是很大的学问,自己选择的话,主要还是看各人的性格和人生追求。
但有利必有弊,“稳定”是双刃剑,过于稳定的状态会磨灭人的斗志,乃至耗散人的血性。曾经有位退休的大姐跟我聊天,就讲如果时光倒流,她就绝不会再走这条路,“数十年都浪费在重复性的工作上,价值感很弱,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圈子,人情世故让人心累,不值得。”
她原来看身边同龄人没有好工作,“惶惶如丧家之犬”,还很庆幸自己上岸了,不至于如此。但从长期看,她也没有得到更多。
是啊,稳定的状态就是稳定的收益,按照正常的逻辑,确实不可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另外现在僧多粥少,不确定性在增加,确定性在减少,不是“上岸”就万事大吉了。这个事要自己考虑清楚才行。
打工与创业,一年顶十年。
这个社会不奖励打工,这个时代也不赞赏自我设限的人。不过我给身边小孩的建议是可以耗费一两年去打工,积累一些商业经验,有利于后续的发展。
当然如果自己确实不想打工,那也可以一开始就自己当老板。比如理想的李想就是个例子,当然这种很少而已。
打工哪有什么“皇帝”呢?说自己是“打工皇帝”都是骗人的。按照企业这种规则和架构,员工如果可以赚到1个亿,那老板至少要赚100亿才行。
只是从财富收益来说,如果员工没有期权、股权收益,只靠工资和奖金想要获取非常高的收入,非常难。而且职场不好混,大公司内耗多,小公司风险大,打工人往往身不由己,既要保证自己的贡献大于成本,又要尽量避免自己晚一点被淘汰。
看看身边那些有钱的人,他们未必比你聪明有能力,但他们强就强在敢想敢干,愿意冒险,富贵险中求,人在年轻时候最佳策略就是冒险:失败了损失最小,成功了收获巨大。
其实哪怕失败了也是财富,拓展了自己的能力圈。所以老方说创业1年可以顶打工10年。
你除了创业,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AI时代,技术首先赋能的是个体,这是自古以来对个体创业最友好的时代,无论技术还是资本,包括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发展。
要知道在10年前,怎么可能有“一人公司”呢?至于更早时候门槛就更高了,比如任正非43岁创业时候,连公司的两万多注册资本都需要找好几个人去凑。我在十多年前注册公司还需要走验资等流程,跑了好几天,花了不少钱才办下来营业执照。
现在注册公司就省事多了,很多流程和花费就都免了。以小见大,这说明社会的效率在提升,时代在前进,而且“创业带动就业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官方其实已经给出明确信号了:
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创业带动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的“个体户”通过自己的果敢、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如果自己有意愿、有能力去创业,那现在去创业的话无疑适逢其时。否则干什么能多赚钱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高质量创业带来全新机遇。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2024年末全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1.89亿户,十来年时间增长了3倍多。这其实就意味着趋势,真正的铁饭碗实际上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当年华为公司创业是吃到了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我国的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华为的成功也要感谢中国的教育,没有这些人才就没有一批又一批英勇善战的队伍。
现如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过2.5亿人,2025年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8000多万人,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这些就是创业的基础,人才是世间最宝贵的,有了人才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又适逢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这是比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更大的浪潮,从商业规模来讲也有数十倍的空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市场环境也在规范化,这些都是有利于个体创业的良好条件。
机遇牵引人才,人才牵引资本、技术和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机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要知道,这是一个资本必须依附于知识人才方能实现增值的时代。也就是说,钱是不值钱的,最值钱的是未来和机会。
通过创业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但创业的本质是市场经营活动。
不是说创业就必须搞硬核科技,以我国的客观条件,创业业态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创业的形式要因地制宜,按照自己的情况来。
毕竟创业有风险,你要顺势而为,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优胜劣汰,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好能力建设,让自己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创业是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想什么,自己做什么,好坏自己承担。
哪怕你有科研、考公、当老师等其他打算,趁年轻时候有一段创业的经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创业无论成败都会给人带来丰富的体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