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学习千字文之二十八 垂拱平章

垂(chuí),《说文解字》“,远边也。从土,声。是为切。”形声字,在许慎的解释中,垂字的小篆形体是边陲的意思,现在都写成陲字了,不符合文义。《说文解字》的另一个垂字“,艸木华叶垂。象形。是为切。”这个没有土字底的字,才是具有下垂义的垂字,小篆字形象草木枝叶下垂的象形。这个字形,在楷书中只作为部首存在,楷书中的垂字都有土字底,还专门造了个陲字用于表示边陲之意。我们看甲骨文,其实底部也是有土的,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字从从土,于小篆当于土部之垂,象华木生土上而华叶下垂之形,去土存亦足以见意。、垂古只是一字。”我觉得千字文中取的是垂下之意,在《辞海》第一条解释“挂下;低下。”
《周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人认为这里的垂有展示的意思,就是用衣裳来显示等级。我表示不认同。

拱(gǒng),《说文解字》“敛手也。从手,共声。居竦切。”形声字,敛手是什么意思呢?收手吗?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攴部,敛,收也。收敛其手,即《论语》疏所谓沓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凡沓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是谓尚左手;男拜如是,男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我没有考证王筠所谓的《论语》疏是哪一本书?大约是解释《论语·微子篇》“子路拱而立。”这句话吧!段玉裁把拱手礼做了详细的介绍,男人正常做拱手礼是左手在前,女人则是右手在前,这符合男左女右的传统。但在家里有丧事的情况下要反过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平常行礼时做错了,别人还误以为你家里死人了。这就是《道德经》所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拱的字形从小篆开始就是从手从共,变化不大。文中拱字的意思应该也是拱手行礼的意思,《辞海》第一条释文“两手合抱致敬。……”

平(píng),《说文解字》“语平舒也。从亏(yú),从八。分也。爰礼说。符兵切。”会意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从人之意,分之而匀适,则平舒矣。”从这里看许慎是引用了爰礼的说法,认为平的本意是指说话语气平直舒缓。平字的字形变化不大,查《辞海》发现平字的十二个释文都不适合千字文的字意,《辞海》在平字的释文中还有一个读音pián,才是适合千字文字义的,“本作釆……辨别,治理。”因为古文釆字字形和平字字形相近而产生了讹误。查说文釆“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釆是象形字,甲金文字都是兽爪的象形,王筠《说文解字释例》“釆字当以兽爪为正义,辨别为引申义,以其象形知之。”因为通过脚印可以辨别野兽种类,所以釆字才有了辨别的引申义。现代汉语中釆字已经基本不用了,可能因为和采字形近,易发生混淆,所以现在都用辨字了。

章(zhāng),《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诸良切。”会意字,我们以前看姓章的人常自我介绍立早章,但是今天许慎告诉我们是音十章,这里的十也不是单纯的数字,是表示终结的意思,音乐一曲终了叫一章。这是从小篆字形进行的分析,那么乐章是章字的本义吗?未必,从金文字形来看,可能是从辛从日,对于金文字形专家的解释颇多争议,莫衷一是,我倾向于认同的观点是,辛是刻刀的象形,日字形代表记事,章字就是用刀刻划符号,会意为彰明;彰显之意。《辞海》第一条释文“表彰;彰明。”应该也是千字文中的词义。
垂拱平章的大概意思,就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百姓能够得到教化而明辨是非,彰显正能量。垂拱出自《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注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垂拱而治,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无为而治。如果一定要对这个词进行解释的话,我觉得垂就是垂衣,也许是垂下衣袖、裤腿,比如大禹治水的时候,自然是卷起袖子亲自战斗在一线,无为而治的君王当然要反过来。拱是拱手,用拱手礼把治理天下的活都拜托给各位大臣,有了这些贤臣良将当牛做马,君王自然可以悠哉悠哉地度假了。
平章出自《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表明尧帝能够和睦九族,百姓得到教化而明辨礼仪是非,进而彰明善是,协和万邦。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79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