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学写字时,我在学什么?
孩子虽然还没上小学,但我了解到一年级书面作业量不小,写字速度会直接影响完成效率。为了让他能顺利过渡到小学,我决定把写字练习提上日程。起初,我尝试自己教他写字,但苦于方法不当、情绪急躁,效果甚微,亲子关系也一度紧张起来。恰巧小区里有位书法专业的邻居在做写字启蒙兼职,我便给孩子报了课。
课程每周一次,课后作业是练习3-4个字,每个字每天写两行,每行十个。于是,我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他写字——从坐姿、握笔姿势到笔画顺序,一一指导。从最初的抗拒到如今的坦然接受,我们磕磕绊绊地磨合了十多天。
一、放下苛责,理解不易
对我们大人来说,这些字很简单,横平竖直是基本要求。但对初学的孩子而言,每个字都是生字:需要先认读,再看笔顺、分析结构,最后才能落笔书写。在掌握正确笔顺的前提下,要写得工工整整,对他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昨天写“干”字时,有三个字上面的两横间距偏小,我不太满意,就全部擦掉让他重写。刚擦完,孩子就崩溃大哭。当时我觉得他小题大做,哭声又扰得我心烦意乱,只能心不在焉地哄他,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晚上睡前聊天,我问起他大哭的原因。他委屈地说:“那三个字是我一笔一画认真写的,花了好大力气!虽然小手控制不好,但你‘擦擦擦’几下就把我的劳动成果全抹掉了,好伤心……” 回想自己在他这个年纪时,整天在外面疯玩,哪懂什么写字?直到六岁多才开始写,还歪歪扭扭不成样子。他现在能在我“威逼利诱”下耐住性子认真写,已是很大的进步。我怎能因大人的自负就轻易否定他的努力?看来得在书桌前贴张“静待花开”的海报,时刻提醒自己多些耐心和微笑。
二、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老师要求每天每字只写两行,一是减轻负担,二是拉长时间线,便于看到每天的进步。期间因生病、贪玩落了两天作业,第三天补写时量就大了很多,好在后来坚持完成了。同班一个小朋友把作业堆到后两天,结果可想而知——直到第二次上课都没写完。所以,不要贪多求快,一步一个脚印就好。从每天的练习中,确实能看到他的进步:笔画从生疏到流畅,结构从错乱到匀称。这点滴的成长,让我真切体会到坚持的力量和“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给予选择的自由
老师每次还会留些控笔练习。上周六还剩十四行没做,我建议他分两天,每天写七行,他却不愿意。争执许久后,我妥协了:只要两天内完成,进度由他安排。结果他周六写了四行,周日写了十行。本以为周日他会抗拒,没想到他欣然接受自己的安排,一口气写完了十行。看来,与其在小事上争输赢,不如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四、鼓励勇敢挑战
第一次写笔画较多的“耳”字(共六画)时,孩子一看就崩溃大哭了——之前写的“上”字才三画,这整整多了一倍!我安慰他:“没关系,妈妈陪着你。别被它吓到,它就是‘纸老虎’,下笔写就好了。” 还编了个小口诀帮他记笔顺。但他依然哭个不停,只要看到那个字就哭,持续了半小时。其间我握着他的手写了几个,他也哭闹着不接受。没想到第二天再面对“耳”字时,他竟全然忘了昨日的抗拒,自己拿起笔写了起来。当他写完第一个歪歪扭扭的“耳”字时,我说:“恭喜你写完人生第一个‘耳’字!” 他眼睛一亮,接着写第二个时,自己就念叨:“这是我人生第二个‘耳’字!” 然后欣然完成了当天的作业。从大哭抗拒到不畏困难、勇敢挑战,孩子的表现真棒,倒成了我的好榜样,我要向他学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