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工作队伍建设,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和谐稳定与居民的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为老百姓服务最直接,做好社区工作首先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同时要有一支热心服务、持续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这为加强城市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指明了方向。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社区工作中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到矛盾调解、民生保障,每一项工作都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如人口结构变化、居民需求多样化、新兴业态涌现等,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城市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应对当前社区治理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
提升城市工作队伍素质,首要任务是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增强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培训,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需求,开设涵盖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形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例如,针对社区常见的邻里纠纷问题,开展调解技巧培训,让社区工作者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和调解策略,更好地化解矛盾,维护社区和谐。
除了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也是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的重要途径。社区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才能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实践锻炼机制,让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安排社区工作者深入一线,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工作者需要与居民沟通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同时还要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合作,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通过参与这些工作,社区工作者能够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社区治理中,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担当作为。社区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社区治理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主动为居民服务。在社区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干部可以带头清理垃圾、铲除小广告,带动居民共同参与,营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在服务居民方面,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居民家庭,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社区工作中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设美好家园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我们一定能够开创城市社区工作新局面,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