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后遗症
当我要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想想觉得奇怪。
生病会有后遗症,运动会有后遗症,读书竟然也有后遗症,并且发生在我的身上。
这要从周日读余华的《活着》开始。
一口气读完了一本这么苦且幸福,这么累且满足的书,又纠结,又充满着希望。
怎么说呢,这些苦痛,这些艰难,压着我,可是那些宽容,那些满足又拉扯着。
对,就是这么矛盾的感觉,让我连续几天都做着荒芜的梦。
有时,在空旷的田野疲惫的赶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又无法停止;
有时,又象逃荒一样,拉着满满当当的一车,也不知道车上装的是啥.牵着家里瘦弱的小狗小猫,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艰难前行。
常常睡一觉起来,比上一天班还要累。
这几天也一直在揣摩福贵的心理,和家珍的感情。
是时代造就了他们的性格,还是环境造就了他们态度?
那种不屈服,如终坚持前行的态度,那种面对不幸的,宽容的坚韧的性格,也给了我力量,让我身处焦虑、无助时,反省着自已的脆弱。
原来读过的书,我不记得有没有过后遗症,或是也有,但是那时没有写文字的想法,那些后遗症可能就是随着时间流逝而痊愈了。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值得我们回味和学习的地方,只是看个人的感悟,和在生活中经历。
一本书,有十个不同经历的人来读,就会有十种不同的领悟。
我们就从书中领取自已学习到的含义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