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戏台》

戏台之上,霸王虞姬,戏大于天,情真虚幻,人生如戏;戏台之下,看陈佩斯,戏如人生,一生烟火气。

前几天去看了陈佩斯老师的话剧《戏台》,看完出来,心里头有一股劲儿半天没下去。这戏,真叫一个绝!它没啥高大上的炫技,也没整那些让人犯困的大道理,就扎扎实实讲了一个民国乱世里,戏班子后台的鸡飞狗跳,可这人间烟火气儿里,品出自己人生的滋味儿。

陈佩斯演那个戏班班主侯喜亭,真是让他演活了。他把一个在乱世缝里求生存、既要保住祖宗传下的玩意儿(京剧),又得应付各路惹不起的“爷”的小人物。陈佩斯演得入木三分。

你看他在台上,穿着大褂,戴着瓜皮帽,点头哈腰,满脸堆笑,那份儿“卑微”里透着狡黠和无奈,太真实了。陈老师把这种小人物的“拧巴”和生存智慧,拿捏得死死的,让人看着又心疼又想笑。

尤其是那句“跪着挣钱,不寒碜!”说出来,台下观众都乐了,可这笑里头,多少有点心酸。这不就是咱普通老百姓在生活重压下,有时候不得不低头、不得不周旋的写照吗?

《戏台》写的最好的就是它那股子“荒诞”劲儿。军阀大佬不懂戏,非要瞎指挥,逼着名角儿唱“现代戏”,还塞进来个卖包子的“假把式”顶替名角儿,整个后台乱成一锅粥。

台上要唱帝王将相,演员想戏大于天,太难了。台下是枪杆子说了算,让你咋演你咋演得了。这巨大的反差,制造了源源不断的笑料。可这笑,是黑色的。它让你笑着笑着,突然意识到,在绝对的强权面前,艺术也好,规矩也好,甚至人命,都可能变得轻飘飘的。

陈佩斯带着整个班子,就在这荒诞的漩涡里挣扎、周旋,用尽浑身解数想把戏“圆”下去,那份儿认真劲儿,反而更显得悲凉。

另外戏的布景也特有意思,整个舞台就是戏班的后台,大衣箱、梳妆台、来来往往的演员,特别有生活气息。观众就像扒着门缝儿往里瞧,看尽了后台的混乱、算计、妥协,也看到了艺人们对饭碗、对祖师爷规矩那份近乎执拗的坚持。

前台的光鲜亮丽,大武生楚霸王,男旦虞姬,全靠后台这“一地鸡毛”撑着。这不正像咱看很多事儿,只瞧见台前的风光,哪知道背后的辛酸和不得已?

陈佩斯在这戏里,不仅仅是主演,他骨子里对喜剧的理解、对小人物的悲悯,都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他不刻意煽情,不强行拔高,就是用最生活、最接地气的表演,把一个小戏班在时代大潮里的飘摇、艺人的尊严与妥协,活生生地端到你面前。让你笑出眼泪,也让你心里头沉甸甸的。

看完《戏台》,感觉就像喝了一杯老酒,入口辛辣,回味绵长。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梨园后台乱世小人物的挣扎、智慧与悲欢。

陈佩斯用他炉火纯青的喜剧功力,让我们在笑声中,品到了生活最本真、也最复杂的味道——活着,不易;在台上好好活着,更不易。

这台前幕后,戏里戏外,演的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强权来了,规矩乱了,咱普通人不也得像侯班主那样,陪着笑,转着圈,想方设法把日子“唱”下去么?这戏,值!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26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