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单2》第四期:全是巧妙安排的小组对决!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侯佩岑开场,活跃气氛的效果是有了,但感觉说得一般,稿子也不太行。
我对她没有任何了解,只是似乎听过这个名字,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台湾主持人,几乎没参演过什么影视作品,那我不知道也属正常了。

她在这两期节目里充当的角色就像是一个啦啦队员,每次嘉宾点评轮到她的时候,她都是“爱你、比心、你是最棒的”那一套,说得好听点是会给演员情绪价值,说得难听点就感觉她的点评没走心、过于敷衍,又或者是她说不出来什么有见解的话……
当然,嘉宾不重要,点评也不重要,都只是串场的气氛组而已。接下来还是继续唠唠这一期节目的个人观感吧(简评是因为懒,不说具体内容是因为希望大家看原片,一个笑话被反复传递就会失去第一次观看的本来魅力):
王越/179 VS 黑灯/181:
王越,主要叙述了英语不好遇到的尴尬和工作服尺码太小面临的尴尬,两件事关联性其实不强,还算比较自然地揉合在了一起,文本结构一般,出梗也没有精巧之处,整体来说中规中矩。
黑灯,文本优于王越的地方在于话题的连贯性,层层递进,不断翻番,观众一直置身于同一情境中,不会出现两个话题风马牛不相及的割裂感。而且黑灯全程不断用“别看了,视频暂停一会”的话来“洗脑”观众,加强表达的统一性和喜剧效果的产出。
真勇/177 VS Norah/136:
真勇,表现中规中矩,但胜过Norah也是轻而易举/意料之中。真勇说家乡,说童年成长,Norah说工作、创业、戒手机,说十天冥想营,谁的话题更有亲切感,更容易引起共鸣,显而易见。
这两人一组的对比也挺有意思的:真勇云南偏僻地方长大,高中学历,说不好普通话,Norah上海人,本科复旦,讲三语脱口秀(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最近又开始尝试日语了)。结果从两人的节目表现来看,脱口秀的创作能力似乎与这一切都没有关系。
至于Norah到底好不好笑(指脱口秀创作能力)?肯定是有的,但我觉得充其量算是行业中等水平。一个脱口秀演员,不想着扩大受众,天天整更小众的方言脱口秀、外语脱口秀,如果真有过硬的创作能力,又何必如此呢?
当然,B站百万大V,受众还是很多的,只是她显然没那么适合线上。
陈述/189 VS 陈鸣飞/184 VS 戴为/175:
个人感觉这是整期综合质量最高的一组。陈述这季也是相比上季有明显改变的,肢体表演变多了,文本质量也依旧能打,但比较起陈鸣飞的文本,感觉还是差了一点。
陈鸣飞主要叙述了食物过敏和太爷爷埋坟的两件事,在话题连贯性上是差了一点,但出梗方式都很妙,而且两个话题延伸开来的地狱笑话都被他处理得很到位,文本打磨得很好。
戴为的文本表达一直都是偏温馨柔和的,能够在削减攻击性的情况下保持出梗的质量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舆论风向安全系数高),但对于脱口秀演员来说,少了锋芒,或许也就少了出爆梗的可能。
林简七/192 VS 门腔/161:
虽然我感觉门腔的表现是有点垮,但林简七的表现也谈不上惊艳,文本结构挺一般的,就是拼凑起来的碎段子,勉强算是个生活观察合集,但也没有那种耳目一新的出梗,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爬山虎”与“壁虎”定义的颠倒。
说个题外话/八卦,林简七因为之前在节目里吐槽自己的家乡抚顺,被抚顺电视台点名批评了。虽然林简七可能的确为了喜剧效果说了些不实言论,但抚顺电视台的反应也的确让人觉得太较真了,有点像是个被玩笑话惹怒的老古板。
史妍/162 VS 陈艾/170:
史妍,中规中矩的表现吧,但感觉文本质量远比上一次好。
陈艾,之前在B站刷到过她的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的。这段表演好像除了前面铺垫和后面收尾是新加的,其他都一样,再看自然是觉得少了一些惊喜的。但个人感觉这次的文本从喜剧效果来讲是比她上次讲患病的要好不少的,上次更像一个人的胡思乱想/哲思,喜剧效果没那么浓。*嘻哈/196 VS 王鑫博/193:
嘻哈这次的文本不如上次,但这次的表演占比明显增加了更多,确实是即兴演员的看家本领。如果不是她最后那个秋裤的段子直接cue到在场嘉宾,喜剧效果其实也不会那么好,整段表演有点吃现场状态。
王鑫博,文本型演员,话题连贯性和密集出梗都很拉票,个人感觉比他上次表现还要好,如果能够保持水平在线,未来可期。
且看且吐槽,且看且珍惜,期待下一周的节目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