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舍人碑》
东汉《王舍人碑》,刊立于东汉光和6年 (183),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县灰卜乡侯家村西山坡汉墓区,当地人称之为“九冢桃花山”。
此碑为螭首、龟趺,为存世汉碑仅见之例。螭首龟趺之碑在晋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此碑瘦劲稳健、工整峭丽,艺术价值很高。
碑文记王舍人少有节操,治尚书欧阳。据文中“灵台之格,展浑仪之枢”,知其生前所任“舍人”一职应属灵台待诏。《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灵台待诏设舍人一人。





东汉《王舍人碑》,刊立于东汉光和6年 (183),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县灰卜乡侯家村西山坡汉墓区,当地人称之为“九冢桃花山”。
此碑为螭首、龟趺,为存世汉碑仅见之例。螭首龟趺之碑在晋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此碑瘦劲稳健、工整峭丽,艺术价值很高。
碑文记王舍人少有节操,治尚书欧阳。据文中“灵台之格,展浑仪之枢”,知其生前所任“舍人”一职应属灵台待诏。《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灵台待诏设舍人一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