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TOP50剧变!12家中国药企上榜,恒瑞冲高、科伦博泰杀入、百利天恒狂飙

 全球市值TOP50剧变!12家中国药企上榜,恒瑞冲高、科伦博泰杀入、百利天恒狂飙

来源: E药经理人 作者:Erin


进入2025年以来,全球制药市值TOP50迎全面洗牌:千亿美元俱乐部骤缩至12家,BMS、福泰相继跌落神坛;榜单另一端,Biotech新贵狂飙突进,Alnylam爆发、科伦博泰首进、百利天恒登场,市值重排、新秀崛起、格局改写。

距离E药经理人上一次盘点全球制药企业市值TOP50,已过去整整八个月。过去这段时间,全球制药行业表面在回暖,实则暗流汹涌:榜单整体“水位”有所抬升,门槛增至110亿美元,市值跃迁频现,但真正稳坐“千亿美元俱乐部”的药企,如今仅剩12家,距离万亿市值越来越远的礼来依然是榜单第一,福泰和BMS相继跌出。

与此同时,几幕大戏也在同步上演。

第一出,来自A股“双雄对决”。

当百济神州年初抛出“年度经营利润即将转正”的利好,股价应声大涨8%,一度超越恒瑞,登顶A股“制药一哥”;但恒瑞并未甘愿被赶超,接连以与GSK达成百亿美元授权交易、多款新药获批等重磅消息强势回击。特别是在前不久的BD公告当天,A股直接涨停,港股同步大涨24.5%,市值迅速站回4200亿元,坐稳“一哥”宝座。

全球制药市值TOP50上榜中国药企|截至8月5日收盘(数据来源:Wind)

第二出,属于Biotech新贵的强势登场。

在全球榜单上,Biotech新锐已不再是边缘角色。全球核酸药物先驱Alnylam,凭借Amvuttra的商业化爆发,市值一举突破500亿美元,甚至超越老牌药企武田。而另一边,中国Biotech明星科伦博泰自上市以来市值节节攀升,昨日(8月5日)更是短暂突破千亿港元,正式挺进全球TOP50行列,排位第42,成为榜单中的“新晋面孔”。

第三出,则是“初代Biotech”的集体沉寂。

安进、吉利德、再生元、福泰等老牌Biotech玩家——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缔造辉煌的生物科技先驱,如今却在新旧更替的交界线上集体遇冷。不是增长失速、产品力衰退,就是新药布局迟缓,当新贵一路高歌,这些老将却陷入业绩与新产品双双疲软,市值持续滑落甚至跌出千亿美元俱乐部。

全球制药市值TOP10|截至8月5日收盘(数据来源:Wind)

一张榜单背后,折射出产业格局的加速洗牌;几出资本大戏,也道出了新顶流爆火上位,老角色跌出主场的产业更替。

Biotech新秀崛起

全球市值TOP50榜单里,最激动人心的或许不是谁掉队了,而是谁杀进来了,谁挤掉了谁。

因此,放眼当下的全球医药二级市场,一个显著趋势是:越来越多冲进榜单或是排位上升的Biotech,成为市场关注的“新核心”。他们或因重磅新药获批一夜翻红,或凭借高预期管线与MNC大单迅速蹿升。

科伦博泰和Alnylam就是这类崛起的代表。两家公司的市值增长都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商业化上的成功。

作为国内ADC赛道的明星选手,科伦博泰在2025年无疑正在走入其商业化爆发元年。其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分别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3月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不仅打破了MCN在TROP2领域的垄断,也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肺癌适应证的TROP2 ADC药物。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启动14项III期临床研究,涵盖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宫颈癌等多个瘤种,在默沙东ADC药物临床研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还以14项单药或联用的全球III期临床数量占据首位。

另一边,Alnylam也正凭借RNAi疗法Amvuttra的爆发式增长,完成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级。

今年二季度,Amvuttra在ATTR-CM(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淀粉样心肌病)适应证获批后的首个完整季度就实现了4.92亿美元的销售额,直接翻倍。这也是Alnylam今年上半年收入一下子从11.54亿美元飞跃至13.68亿美元的关键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该适应证的市场几乎由辉瑞独占,海外分析师预计Alnylam将凭借Amvuttra实现快速突围。

不仅如此,因Amvuttra新适应证带来的收入暴增,财报会上,公司不仅将全年产品收入指引从22亿美元上调至28亿美元、预计公司将借此实现盈利,更上调了TTR组合(包括Amvuttra和Onpattro)全年销售预期至22.8亿美元。高增长、高兑现、强预期,这三个标签如今牢牢贴在Alnylam身上。公司更是明确表示:这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续增长。而Amvuttra也将很快成为重磅炸弹级别的新药。

当然,也有Biotech是凭借“研发故事”迅速赢得市场热捧。

比如百利天恒。

这家曾凭借与BMS百亿美金大额BD交易成为Biotech顶流的中国公司,如今已接近1200亿港元市值,强势跻身全球市值TOP50。背后的推力,也正是这款与BMS合作的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

自2023年12月合作官宣以来,该项目已在国内推进9项III期临床,海外也由BMS推进至关键临床阶段。适应证方面更是覆盖NSCLC、SCLC、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多个实体瘤,靶点差异化优势显著,潜力被市场广泛看好。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argenx。这家海外Biotech顶流,今年上半年凭借FcRn靶点新药Efgartigimod狂揽17.39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乎翻倍。不仅如此,该公司的另外几条重磅管线RGX-119、Empasiprubart也都推进至III期管线。财报发布当天,商业化成功与新药研发齐飞,argenx股价应声上涨超12%,市值突破400亿美元,稳居榜单前列。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65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