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系古今:山大学子赴秦巴山区传承非遗风筝文化
2025年7月11日至25日,山东大学“鸢舞新篇”潍坊风筝非遗文化创意团队深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主题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依托文化赋能计划,为当地60余名儿童精心设计潍坊风筝非遗传承课程,通过“文化解码、技艺溯源、美术手作、创新设计”四大教学模块,架设起一座连接古今技艺的文化桥梁,让千年风筝文化在秦巴山区焕发新的生机。
文脉溯千年:纸鸢里的古今对话
“林黛玉放的是美人风筝!”7月12日的国学课堂上,五年级学生小雨指着《红楼梦》第七十回的投影画面喊道。“鸢舞新篇”实践团成员王艺静将国学知识与风筝文化相融合,通过图像、影视资料为孩子们梳理风筝千年演变的发展脉络:从春秋时期鲁班“削竹为鹊”的军事侦察工具,到唐宋时期成为民间娱乐活动,再到明清诗词中“纸鸢跋扈挟风鸣”的民俗意象,引领孩子们对风筝的历史形成系统认知。
“纸鸢飞花令”环节掀起诗词热潮,点燃课堂热情。孩子们分组竞技,累计吟诵相关诗词40余首,在朗朗诗声中感受文字与风筝碰撞出的文化火花。课后延伸活动中,团队成员组织孩子们分组制作简易纸鸢:用竹条扎制三角形骨架,糊上棉纸后绘制燕子、鲤鱼等各具特色的纹样。当20余只风筝在西苑社区广场同时升起,孩子们拉着丝线奔跑欢呼,掌心中跳动的细线,恰似千年文脉在当代的生动延续。

技艺跨山海:南北间的非遗共鸣
“这只龙头蜈蚣风筝有128节!”当PPT展示潍坊国际风筝会盛况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团队成员精心开设“非遗影像课堂”,展示三位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杨红卫老师细致展示风筝“扎糊绘放”的精妙技艺,韩臻老师生动讲述“非遗进校园”的活动经历,郭洪利老师则分享与游戏IP联名创作定制风筝的创新理念。“传统风筝技艺需要注入年轻血液,推陈出新”,这不仅是非遗传承人们给秦巴地区孩子们的殷切寄语,更是潍坊风筝跨越古今的深情呼唤。
“云游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环节让孩子们大开眼界。镜头缓缓扫过馆藏珍品:长达350米、宛如赤色河流的“中国龙”风筝,需用镊子精心制作、微如指甲的蝴蝶风筝,融入声光科技的“星空鹊桥”风筝……古典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孩子们呈现出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最温情的互动来自承载着山海情谊的“纸鸢信箱”。厦门小学生寄来的信件中,鼓浪屿贝壳粘贴的风筝图案旁写着:“欢迎乘风筝来听海涛。”秦岭儿童则回赠当地植物标本贴画,用松针巧妙排列成朱鹮翅膀纹样。两地儿童通过多封书信往来,让秦岭云海图与闽南彩绘卡片在贴满南北交融创意设计的文化展板上交相辉映,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的文化交流桥梁。

巧思融童真:传统中的创新火花
美术工坊里弥漫着自然的植物清香。团队成员展示潍坊蝙蝠纹“福从天降”与云南瓦猫辟邪图腾的文化差异后,引导孩子们利用本地材料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展开创作:槐花染出惊蛰风筝的鹅黄,竹汁拓印小满风筝的黛青,一件件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8岁女孩小慧用玉米须粘贴的《立秋・丰收》麦穗风筝,在评选中荣获“最接地气作品奖”,成为传统与童真结合的典范。
创新提案大赛中涌现出多份充满童趣的设计:有的将“辰龙”与“未羊”结合,设计可拆分式龙凤风筝;有的在“谷雨筝”的燕尾悬挂黏土陶铃,放飞时能发出春雨般的清响;还有的受潍坊《鳛鳛鱼》风筝启发,绘制出创意十足的喷火飞鱼。这些作品在社区文化展展出时,孩子们纷纷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展现出对传统风筝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

匠心筑未来:乡土里的非遗扎根
教学过程中面临着真实挑战:本地竹材质地较脆易折,导致初期多件作品试飞失败。实践团队员经过反复试验改良,改用竹条-PP管复合骨架,并简化扎制步骤,用橡皮筋替代棉线固定节点,使风筝制作成功率大幅提升。课程后期,几名高年级学生主动担任“技艺小导师”,指导低龄儿童制作“简易布艺风筝”,形成了互助共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结课日恰逢大暑节气,多只儿童手绘风筝在池河畔同时腾空,有的风筝翅尖缀着采集的野菊花瓣,有的麦穗风筝拖着玉米须流苏,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融入秦巴山区自然元素与儿童创意的风筝,既是15天非遗课程的实践成果,更成为潍坊风筝文化在秦岭深处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此次支教活动通过文化解码、技艺溯源、美术手作、创新设计等多维互动,让秦巴山区儿童深入触摸非遗文脉,不仅掌握了风筝制作的基础技艺,更在心中播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种子。正如孩子们在课程总结中所写:“风筝线连着潍坊与秦岭,也连着过去和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非遗对话,既为潍坊风筝注入了来自秦巴山的乡土灵感,也让非遗传承在少年儿童的实践与感悟中获得了可持续的生命力,为传统文化在当代乡村的传播与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通讯员王艺静、孙雅欣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8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