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与苦肉计—读《三国演义》52
读到《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见诸葛亮总能料事如神,心里又妒又急,总想找个由头除掉他。这天周瑜故意刁难,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拍着胸脯说只要三天就行,还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回去后压根没准备造箭的材料,反倒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装三十名士兵,船两边扎满稻草人,外面裹上青布。鲁肃一头雾水,诸葛亮只让他保密,按时准备好船只。
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请鲁肃上船,下令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起来,朝江北曹军水寨开去。这时江面上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船靠近曹军水寨后,诸葛亮让士兵把船一字摆开,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擂鼓呐喊。
鲁肃吓得不轻,诸葛亮却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肯定不敢派兵出来。咱们只管喝酒,等雾散了就回去。”曹操果然担心有埋伏,只下令弓箭手朝江中射箭,不让敌军靠近。一时间,曹军水寨上万名弓箭手齐发,箭如雨下,纷纷射在船两边的稻草人上。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让士兵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受箭。等太阳出来雾快散时,船上的稻草人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收船返回,还让士兵齐声高喊:“多谢曹丞相送箭!”
等曹操明白过来派兵追赶时,船早已驶出二十多里,追不上了。回到南岸,二十条船总共收获了十几万支箭,远超周瑜要求的数量。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经过一说,周瑜不由得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啊!”
而另一边,黄盖为了实施火攻计划,故意顶撞周瑜,被周瑜下令重打五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这出苦肉计让曹操的奸细信以为真,为后来的赤壁之战埋下了伏笔。
通过“草船借箭”和“苦肉计”两个片段,传递了《三国演义》中谋略与担当的核心意义。
诸葛亮面对周瑜刁难,不循常规造箭,而是利用大雾和曹操多疑的性格,巧施妙计“借”得十万支箭,既化解危机又彰显智慧,展现了灵活变通、借力打力的处事之道,印证了“上兵伐谋”的道理。
黄盖则为联军大局甘愿受刑,以苦肉计骗取曹操信任,用自我牺牲铺就火攻之路,体现了忠义之士的担当精神。两个故事都暗含对人性的洞察,说明了解对手、善用谋略是成功关键,也让智慧与牺牲的价值在乱世叙事中更加鲜明。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