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题”还是“作课题”?

我正在酒店里培训听课,突然接到一个微信视频电话,接还是不接?接了会影响他人听课,不接对领导不尊重。我离开教室出去给领导回电话。

领导说:“给你做个题。我现在正准备给授课教师打印一个优秀讲师证书,遇到一个问题,某某老师做了《某某》课题”,到底是用“做”还是“作”?”

听了领导的话,我笑了,我还以为啥大事呢。这个问题是近十天第二次被询问,上一次是另外一位老师问“做”与“作”的区别。电话里讲理论显然有卖弄之嫌,我只能长话短说,用“做课题”,我又给出一个建议“讲授了某某课题”,领导顿悟。

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或者语言文字研究者就必须弄清楚两者的区别,就像前面我写一篇文章区分“聆听”和“倾听”等词语的用法区别,学术上必须区分清楚。在“做课题”和“作课题”这两种表述中,“做课题”更为常见和恰当。下面为详细解释一下“做”与“作”的区别:

语义侧重点

“做”侧重于具体的、实际的事务或动作,强调通过肢体或具体的行为去完成某件事情,往往和实际操作、动手实践相关联。比如“做饭”“做手工”“做游戏”,这些都需要人们付出实际的动作和精力去完成。做课题通常涉及大量的实际工作,像收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分析数据等,都是非常具体的操作行为,所以用“做课题”更贴合其实际操作的含义。

“作”更强调抽象的行为、活动或创作,常与精神层面、理论层面、艺术创作等相关,侧重于表达一种概念性、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作诗”“作曲”“作报告”,这些活动更注重思维的创作和表达。

“作”有时也用于一些较为正式、抽象的语境中,如“作决定”“作贡献” ,但整体还是偏向于相对抽象的行为概念。

语法习惯

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习惯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搭配。“做”与很多表示具体工作、事情的名词搭配,除了“做课题”,还有“做作业”“做家务”“做买卖”等;而“作”常与一些抽象名词搭配,如“作分析”“作比较”“作研究” (这里“作研究”更强调研究过程中理论层面的探索、分析等相对抽象的活动,和“做课题”相比,“做课题”实践操作性更强) 。

不过,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和“作”的界限有时并不是绝对清晰的,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二者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灵活情况。但就“课题”而言,由于它通常意味着一系列具体的研究实践活动,“做课题”是更常用、更合适的表达。

在这种不是专门研究语言的情况下,我只能建议用“讲授”,从而避免“做”与“作”产生的歧义。

              优秀讲师证书

×××老师:

    您在暑期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讲授的《×××……》课题受到学员好评,特授予您“优秀讲师”称号,以资鼓励。

                        ××县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8月8日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23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