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泰戈尔《美丽的孟加拉》九
这篇文章写了几个求见者,一个是身着褐色道袍的婆罗门,一个是演说家达里·马宗达,最后还有另外一个演说家找到“我”发表演说。
面对他们的赞颂,恭维,吹捧我刚开始觉得颂扬我的仁慈并不是坏事,后来有点儿忐忑不安,“我体内窘迫的灵魂被他盯的战战兢兢。”
婆罗门颂赞神衹,由特里波迪诗体转换成波雅尔诗体,描写了印度宗教文化和诗歌的部分面貌。以及“保护大神毗湿努有四只手,分别擎着法螺、轮座、仙杖和莲花。”
面对婆罗门要求布施的物品,“我”才感觉到我和他操的是同样的行当,我朗诵诗歌获得报酬,也是这种方式。作者内心产生了共鸣。
到面对演说家达里·马宗达的滔滔不绝的吹捧,这时“我”已经“像一尊冷峻的雕像,心里不再有涟漪。
这说明作者在被他们吹捧的情况下,自己的心理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后面写到佃农锄禾回家,认识到自己还要回归质朴的本质,而不是沉醉在无休无止的吹捧里。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7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