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减负“中梗阻”:从 “负重前行” 到 “轻装奋进” 的治理革新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然而,长期以来,基层治理中 “小马拉大车” 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衍生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考核等问题,如同无形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2024年8 月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党内法规形式构建起长效治理机制,一年来,各地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正在重塑基层治理的生态格局。

一、痛点剖析:形式主义异化下的基层困局

基层负担过重的根源,往往隐藏在看似合规的程序之中。在一些地方,文件层层转发、会议轮番召开成为常态,某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坦言,过去每年需制定数十份配套文件,如今70%的上级文件已明确 “不再层层加码”。更值得警惕的是 “数字形式主义”,某社区干部反映,仅2023年就需在17个政务 APP 上打卡留痕,耗费的时间远超实际服务群众的时长。过度留痕催生 “痕迹包装”,部分基层为应对考核,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整理档案、打造示范点,甚至出现 “补台账充数” 的荒诞现象。

多头考核与权责错位加剧了基层的治理困境。某县街道每年需参与近10项示范达标创建活动,仅台账整理就需数十人耗时数月;而在权责分配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的现象依然突出,新疆乌恰县通过建立乡镇履职清单,才让低保申请等民生事项在村级代办点即可完成,破解了 “有责无权” 的尴尬。这些问题折射出基层治理中 “痕与绩”“事与人”“权与责” 的三重失衡,亟需系统性改革破局。

二、破局之道:从靶向治疗到系统重构

破解基层减负难题,需在“点线面” 协同发力。重庆丰都县的探索颇具代表性:通过构建 “全流程重塑、全链条闭环、全方位运用” 的考核体系,将原本独立的 34 项考核任务整合,考核总数较 2021 年下降 51.1%,同时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 “报表数据化、填报智能化”,让基层干部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改革思维体现在三个层面:

1.源头治理:精简文山会海

广西推行文件“减负体检”,明确制发文件需对照 30 项准入标准和 56 条负面清单,2024 年全区发文量同比下降 26.8%,会议数量减少 40.5%。这种 “瘦身” 并非简单做减法,而是通过提升文件会议的含金量,让每一份文件都成为解决问题的 “施工图”,每一场会议都成为凝聚共识的 “加油站”。

2.流程再造:数字化赋能治理

天津的“社会治理一表通” 系统,通过数据共享让基层报表 “只报一次”,滨海新区古林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以往需重复填报的 23 项数据,如今只需在源头录入一次即可自动生成。连云港市推行 “综合查一次” 改革,将消防、环保等多部门执法整合为 “扫码一次查”,企业迎检频次减少 60% 以上。这些创新实践表明,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治理理念的迭代。

3.权责重构:激活基层动能

四川邛崃市的“三单 +” 模式提供了范本:通过 “清单 + 准入” 明确基层权责边界,“派单 + 下沉” 推动资源力量向一线倾斜,“点单 + 问效” 构建共建共治格局。新疆通过规范借调人员管理,让 7336 名县乡干部回归本职,同时将民生服务审批权下放,实现 “基层管基层用”。这种 “减负” 与 “赋能” 的双向改革,让基层干部从 “被动应付” 转向 “主动作为”。

三、长效之策:构建治理现代化的基层范式

基层减负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起“压担子” 与 “挑担子” 的良性互动机制。浙江金华浦江县撤销 5 项不合理创建示范活动,将精力聚焦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4 年基层干部走访群众次数增加 40%,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 92%。这种转变背后,是考核导向的根本调整 —— 呼和浩特市将考核指标从 “过程性材料” 转向 “实绩实效”,2024 年削减 350 余条形式主义条目,推动干部从 “材料堆” 走向 “群众堆”。

制度保障是防止反弹的关键。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专项工作机制已通报26起典型问题,带动地方通报近 4000 起,形成强大震慑。与此同时,各地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丰都县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经费分配挂钩,对实绩突出者给予 5% 公用经费上浮激励,树立起 “优者优用” 的鲜明导向。这些举措正在重塑基层治理的价值坐标,让真抓实干成为干部成长的 “通行证”。

基层减负不是简单的“松绑卸力”,而是一场触及治理深层逻辑的变革。从 “痕迹管理” 到 “实绩导向”,从 “被动应付” 到 “主动治理”,这场改革正在重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当考核不再唯台账是举,当干部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当治理资源真正下沉到一线,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才能畅通无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基层减负的每一步突破,都在书写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82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