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站:蚌埠-合肥
这次又换了一架飞机,型号是瑞安B-5。
这款飞机和中国还有一段历史。
1927年5月21日,美国人林白驾驶瑞安公司的“圣路易斯精神”号(模拟飞行2004游戏中有这款飞机)不间断飞行33小时,完成了跨越大西洋的征程,航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高高竖起。
一年以后,广东的李济深将原广东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并借全球性的航空热潮,积极宣传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思想并提高民众对航空事业的热情,购入两架瑞安公司出品的新型号,就是这款瑞安B-5飞机,陆上型和水上型各一架。飞机运抵广州,陆上型命名为“广州”号,而水上型命名为“珠江”号。经过一番训练,开启了在中国各地飞行并进行航空宣传的历程。
1941年,中国交通银行25元纸币的背面出现的上单翼飞机,就是这架瑞安B-5。
著名航空画家陈应明先生还画过一幅瑞安B-5飞机的画。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能在模拟飞行中驾驶这款有故事的飞机飞行,感觉非常幸运。

瑞安B-5(Ryan B-5)是一款由美国瑞安航空公司在1930年代初期研制的轻型上单翼飞机,该公司以1927年制造“圣路易斯精神号”(Ryan NYP,查尔斯·林白跨大西洋飞行所用飞机)闻名,B-5是其后续开发的轻型机型之一。
这款飞机的性能参数:
最大时速:132英里;
巡航时速:113英里;
爬升率:850英尺每分钟;
升限:16000英尺(4876.8米);
航程:520英里(837公里)。
这款飞机因赶上经济大萧条,加上市场竞争因素,只生产了60架,用作飞行学校的初级教练机和私人短途飞行,部分用于邮政或农业飞行。




这架上世纪三十年代出产的小飞机,只有基本的仪表和控制设备,无线电通讯和导航设备一概没有。但在模拟飞行中,通过游戏中的菜单按钮,我们却可以联络上地面塔台,和它交流信息,询问机场位置,操纵飞机降落。这个功能着实奇妙,没有通讯设备怎么和塔台联系上的?

上世纪初头二三十年,正是航空业幼苗初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日子,各种型号的飞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和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飞机犹如 “空中马车”,噪音大、高度低、颠簸强、航程短,飞行完全靠目视。

我们来说说目视飞行。目视飞行简单说就是通过目视方法确定飞机的飞行状态和方位的一种飞行规则与操作技能。
因为是目视飞行,所以只能在气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只在白天、晴朗天气或者能见度较好的天气下飞行,飞行高度也有限制,一般在6000米以下,这样可以确保飞行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地面标志,看到天地线。

像瑞安B-5这样的飞机,如果遇到坏天气,大概率就是取消飞行。因为那个年代的货运和客运飞行基本就是靠天吃饭,天公不作美,大风大雨大雾,飞机均无法飞行。能在恶劣天气下飞行的人,绝对都是勇士。






我飞的这架飞机,是模拟飞行游戏中很少见还能看到乘客坐在其中的飞机。绝大多数客机,客舱里面都是空的,看不到乘客。即使驾驶舱也是如此,比如DC-3客机,从机外视角看飞机驾驶舱,能看到两名飞行员坐在里面开飞机,将视角切到驾驶舱,副驾驶座位上却没有人,当然机长座位就是玩家自己,不显示飞行员可以理解,但是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个飞行员跑哪里去了?











没有导航,目视飞行,又到了傍晚时分。找机场就很麻烦,虽然模拟飞行中有实时轨迹地图,打开一看就知道机场在哪里,但我刻意不去看它,就是要凭纯目视找到机场并降落。
降落的时候手忙脚乱,速度没压住,有点快,飞机重重砸在跑道上,还好,平安落地,就是不知道后面那几位乘客是否对这次降落有意见。

瑞安B-5飞机降落的机场也是一个老机场,合肥骆岗机场,现已停用,新机场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从卫星图片上看,老机场虽然停用但并未被废弃,其原址被改造为合肥骆岗中央公园。2023年9月26日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正式开园。
另外,3公里长的跑道被完整保留,中间的中央草坪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草坪,是市民活动和展览的“百姓舞台”。航站楼被改造为城市建设馆;原机场塔台和60米高的全向信标台被保留,成为公园的地标和网红打卡点。合肥老机场(骆岗机场)已从一个承担航空运输功能的交通设施,成功蝶变为一个集生态、文化、科技、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城市中央公园,成为合肥城市更新的典范和新的城市名片。
合肥还有这样一个公园,等我去合肥旅游的时候,这绝对是我观光的首选之地!


合肥新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2013年5月30日通航的,地点在合肥市蜀山区高刘街道,距合肥市中心31公里左右。
模拟飞行游戏中没有这个机场,只有老的骆岗机场,所以也就无缘在这个新机场降落了。



下一站,从合肥飞往“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徽省安庆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