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前身是什么?上官皖儿带你涨见识!“水上稻”“浮水稻”“竹稻”“深水稻”又是什么?中华风情录之文化艺术传播访谈栏目组推荐

上官皖儿工作室

“人类浇灌了稻谷,稻谷养育了人类”。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是洪荒之初大地给人类最美的礼物。

大米的前身是稻,水稻作为五谷之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晋代郭璞在《江赋》中以“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等生动笔触,描绘了由葑泥铺就的木筏(游菰)漂浮水面,其上芒种、嘉蔬(均为水稻古称)与菱荷、水蓏等水生植物随波摇曳的生态图景。

尽管在中国有南米北面之争,欧美国家也主要以面为食,但水稻凭借为全球人口提供了20%膳食营养供给的傲人成绩,力压小麦(19%)稳坐“世界上提供膳食营养最多的主食作物”的宝座。

这一方面要归功于我们对“吃”这件大事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水稻特别容易与其他植物杂交,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和竹子都可以杂交出新的品种——竹稻。

1971年,也就是袁隆平团队刚刚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1970年)之后不久,“竹稻之父” 钟章美先生也受此启发,开始了竹稻的培育和研究。竹稻的一个特点就是长得高,结的穗子大,最初的品种可以长到2米多高,在水稻中算是“鹤立鸡群”了。

其实,稻米贯穿着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早在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先民就曾种植水稻,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水稻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根据种植和生长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水稻划分为四种生态类型,即灌溉稻、旱稻、雨灌稻和深水稻。

一、那么,什么是深水稻呢?

就是种植在易涝和易淹水的低地的水稻。这种水稻品种能随水的深度提高,茎快速伸长,使顶部叶片露出水面,植株长度可达2~5米。根据这种水稻生长环境不同,有深水水稻、漂浮水稻和潮汐水稻。

深水水稻品种可适应深水环境,当洪水来临时,大多数品种还可以每天生长2~3厘米。漂浮水稻品种在淹没情况下生长非常快。

二、那么,什么又是浮水稻呢?

浮水稻是一种特殊的深水稻品种,能够在深水或浮水环境中生长,茎秆具有较强浮力。其特点包括:1. 茎节间长且中空,可随水位上涨伸长(最高可达5米);2. 耐涝性强,适合雨季洪水频发的低洼地区种植;3. 米质通常偏粘,适合制作粽子、米糕等传统食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中国南方水域,如孟加拉国"深水稻"、中国广东"浮水莲"等地方品种。

在现代农业中,浮水稻常与鱼菜共生系统结合,形成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兼具粮食生产、生态修复和研学教育价值。浮水稻大多感光性强,成熟期迟,谷粒有芒,结实率较高,脱粒较难,粒型、稃色接近于一般栽培类型。浮水稻可被看作是适应于周期性淹水所形成的生态型,适宜生长在潮湿朝阳的地方。

浮水稻叶内裂生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只要上部叶尖伸出水面,即可由叶面吸收空气,通过叶鞘、茎和根的裂生通气组织到达根端。叶片在弱光下可产生赤霉素,能加速细胞分裂和伸长,促使稻茎迅速延伸。叶片淹没在水中6-12天仍可保持绿色,但暴露在空气中则转为褐色。

种子在缺氧条件下发芽、发根正常;而一般栽培品种在缺氧条件下只能伸出芽鞘,不能发根。生物进化的过程,一般认为是从嫌氧到喜氧,原始生物适应于无氧环境,由此可推论浮水稻较一般栽培品种为原始。但浮水稻种子在淹水条件下发芽后,生长较弱,叶鞘膨大,形成大的通气组织,叶片变窄。

浮水稻在水层下的茎节均可产生不定根和分蘖,初生根细而分枝多,随着植物的生长,在水表层形成一些较粗而不分枝的根。

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又创新了种植的新方式,水上稻“浮床水稻”技术应运而生:水下成群的鱼儿在稻根间穿梭,水面浮板上成片的稻穗压弯了腰。

水上种植水稻,与水稻田种植水稻,是一种全新的另类种植方法,虽然都是依靠水来种植,却是完全不相同的种植形式和方法。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中国农学会会员、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水上种植水稻,是使用一种高科技生产出的一种耐腐蚀耐老化的,能长期连续循环往复使用30多年的材料,作为水上种植水稻的漂浮载体,称之为“漂浮床”。

“浮床水稻”是一种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采用无土栽培,将水稻种植在放置在鱼塘里的特制浮床上,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农药,同时净化鱼塘水质,让鱼类更好地生长。

水上漂浮的水稻,因没有直接接触土壤,就没有土传病害和土传害虫的危害。所以,一般情况下,水上漂浮的水稻是不会发病的,很少有虫害,根本不需要喷农药。另外,水上漂浮的水稻与周围农田是隔水相望的,也是水稻发生病虫害少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生态浮床水稻种植技术又被称为“水上稻”,是一种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技术。通过将水稻种植在特制的浮床上,使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吸收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和农药。

这种水稻立体式种植技术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净化水域的同时,水稻生长产生的微生物和稻花还能为鱼类提供天然饲料,提高溶氧量,促进鱼类快速生长发育,增加鱼类产量,实现水稻与鱼类之间的生态平衡,确保两者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这种水稻种植采用纳米膜、稻鱼共生浮板、浮筒三种模式。其中,纳米膜模式通过陶粒吸附和膜材料,能有效截留土壤基质中营养组分,并能保障水分上下通融,总氮总磷含量明显降低。在科研的基础上,人们还尝试着种植出了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紫叶水稻,你看看,科技创新的魅力真的是智慧无穷啊。

四、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下农学知识:水稻的种类有哪些?

1.籼稻和粳稻:粳稻的耐寒性比籼稻强,我国籼、粳稻的地理分布主要是从南至北、从低地到高地。籼稻分布是由多到少,粳稻分布是由少到多,中间地带是籼、粳交错的过渡地带。

2.晚稻和早稻:在籼稻和粳稻中都有晚稻和早稻,它们在外形上基本没有区别,主要区别是对光照长短的反应特性不同。

3.水稻和陆稻:根据水稻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差异,可将其分为水稻(比如灌溉稻、低地雨育稻、深水稻和浮稻)和陆稻(早稻)两大类型。

4.黏稻和糯稻:黏稻和糯稻的主要区别在于淀粉组成和米粒颜色,黏米通常呈半透明,含支链淀粉700-80%,直链淀粉20%-30%,糯米的颜色是乳白色,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不含或只含非常少的直链淀粉。

5.香稻和其他特种稻:香稻是可以散发出香味的水稻品种,一般香稻除根部外,其茎、叶、花、米粒均可以产生香味。不同的香稻类型具有不同的香型,用香稻做的米饭会散发出非常甜的味道。

6.海水稻:海水稻(海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海水稻的优点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中华风情录之文化艺术传播访谈栏目组特别奉献】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24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