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方法——六书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汉书》
六书是中国古代用来解释汉字构造和意义的六种方法。它帮助我们理解汉字是如何形成的,也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和学习汉字。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第一,象形字就是用图画来表示事物的汉字,比如“山”像山的形状,“日”像太阳的样子。这些字很直观,可以直接看出它们代表什么。
第二,指事字是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意思,比如“上”表示方向上的上方,“下”表示下面。这些符号帮助我们理解看不到但重要的概念。
第三,会意字是把两个或多个字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新的意思,比如“休”,一个人(人)靠在树(木)上,就是休息的意思。
第四,形声字是最常见的一类,它由表示意义的部分和表示发音的部分组成,比如“江”和“河”,都有“水”字旁表示和水有关。
第五,转注字是同一个意思的字互相说明,比如“考”和“老”有相关的含义。
第六,假借字本来没有这个字,就借用其他字的读音来表示新的意思,比如“令”这个字原来没有对应的意义,后来用来表示命令。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63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