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鹳迹书魂》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鹳迹书魂》

暮色漫过洛水滩涂时,仓颉望见了那行奇异的爪痕。几只白鹳掠水而起,硕大的脚爪在湿泥上拓下串串印痕,或曲或直,或疏或密,如星斗坠地,似虫蛇游走。这偶然的印记,在他眼中忽然挣脱了形的束缚,化作跳动的灵犀。

彼时先民结绳记事,绳结缠密如麻,却记不住日月流转的轨迹。仓颉掌史官之职,见百工劳作、四夷朝贡,万千事象皆困于无文可载,常夜不能寐。鹳鸟的爪痕如同一把钥匙,猝然打开了他胸中积郁的迷雾——原来天地万物的形与意,皆可寄于具象的符号。

他蹲下身,以指摹仿鹳爪的弧度。那道斜划恰如飞鸟掠过天际,他便定下“鸟”字的雏形;那处交缠的印痕酷似草木初生,便衍为“生”的意象。他追着候鸟的迁徙轨迹,在霜雪上记下季节的密码;他临摹走兽的蹄印,在岩壁上刻下强弱的分野。鹳鸟留下的不仅是爪痕,更是一种启示:万物皆有其“象”,万象可凝为“文”。

最初的文字在龟甲上苏醒时,带着鹳羽的清冽与泥土的厚重。“日”字是圆睁的眼,望穿昼夜;“水”字是流动的脉,贯通江河。这些符号不再是零散的爪痕,而成为承载思想的舟楫。当先民第一次用刻刀在木牍上记下收成,当巫祝用符号沟通人神,文明便挣脱了口耳相传的桎梏,有了可触可存的形态。

后世书房里的笔墨,仍藏着鹳鸟的影子。王羲之写“之”字,笔锋流转如鹳鸟掠水;怀素狂草飞动,似群鹳惊起。那些横平竖直的笔画里,藏着洛水滩涂的晚风,藏着仓颉凝视爪痕时的专注,藏着一个民族从蒙昧走向清明的第一步。

如今鹳鸟仍在天际盘旋,爪痕落进泥土便会消融。但仓颉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已化作千万个方块字,在竹简、绢帛、纸张上生生不息。每一笔书写,都是对那只远古鹳鸟的回应;每一个字符,都是天地万物留在人间的永恒爪痕。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6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