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十讲:军形篇第三段精义与全胜之道

《孙子兵法》第十讲:军形篇第三段精义与全胜之道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白话翻译】 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不算最高明的;经过苦战取胜而获得世人称赞,也不算最理想的。这就好比举起羽毛不算力气大,看见日月不算视力好,听到雷声不算耳朵灵。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所以善战者取得的胜利,既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因为他们作战从不出差错,之所以不出差错,是因为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基础上,战胜的是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战者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总是先创造必胜条件再投入战斗,失败之军总是先投入战斗再企求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注重修明政治并确保法制,所以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一、超越寻常的胜利观

孙子开篇便提出与众不同的胜利标准:"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薛国安将军在《孙子兵法精解》中深刻指出:"真正的战略家必须具备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能在胜负未显之时预见终局。这需要深厚的战略素养和独到的分析能力。"

汉高祖刘邦与韩信的一次对话颇能说明问题。当韩信请求封为"假齐王"时,刘邦最初勃然大怒,经张良提醒立即醒悟,不仅爽快封王,还加封土地。薛国安分析道:"刘邦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超越个人情绪看到战略大局。这种'见胜过人'的洞察力,正是统帅与普通将领的本质区别。"

二、无形胜有形的作战艺术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的比喻,揭示了孙子重视实质而非表象的哲学思想。薛国安阐释道:"真正的强大不体现在克服巨大困难上,而体现在将困难消弭于无形之中。这就像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最高明的战略家打无仗之仗。"

公元279年晋灭吴之战中,杜预没有采取强攻硬打的方式,而是通过政治分化、经济封锁和心理攻势,使吴军未战先溃。当二十万晋军顺江而下时,吴主孙皓已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薛国安评价此战时说:"杜预的胜利看似轻松,实则是前期大量'无形工作'的结果。这正是'胜于易胜'的经典范例。"

三、无智名无勇功的境界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可能是全段最富哲理的观点。薛国安对此有精辟论述:"世人崇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但孙子认为这恰恰说明指挥者陷入了被动。真正的善战者通过精密筹划,始终以强击弱、以石击卵,自然显得平淡无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霸王行动"就是典型。艾森豪威尔没有采取奇险策略,而是通过绝对优势兵力、周密准备和全方位保障,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诺曼底。薛国安指出:"诺曼底登陆看似缺乏奇谋妙计,但正是这种'平淡无奇'的胜利,最能体现现代战争的真谛——胜利来自于系统的优势而非个人的机智。"

四、先胜后战的战略哲学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是孙子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薛国安强调:"这个'先'字价值千金。它要求将帅在战争开始前就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综合手段创造必胜条件。战争只是最后收割成果的环节。"

1812年拿破仑征俄失败的反例深刻印证了这一道理。拿破仑在缺乏对俄罗斯气候、地理、后勤保障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军,虽然初期取得一系列战术胜利,但最终遭遇战略惨败。薛国安评论道:"拿破仑的失败不在于战斗指挥,而在于违背了'先胜后战'的原则。他没有在战前创造必胜条件,而是企图通过战斗来创造奇迹。"

五、修道保法的根本之道

最后孙子归结到"修道而保法"这一根本大计。薛国安阐释道:"'道'是政治基础,'法'是制度保障。只有修明政治、健全法制,才能使军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掌握胜败主动权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土地改革赢得民心,通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立严明军纪,通过民主集中制强化组织效能,这些"修道保法"的措施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薛国安总结说:"解放军的胜利不是单纯军事胜利,而是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的必然结果。"

结语:全胜之道的现代启示

薛国安在《孙子兵法精解》结尾处指出:"军形篇第三段揭示的是战争的最高境界——通过系统优势赢得必然胜利。这种思想对现代组织管理具有重要启示:真正的强者不是那些能够克服巨大困难的人,而是那些通过精心准备让困难根本不出现的人。"

在当今世界,这种"胜于易胜"的哲学正在各个领域得到验证。从企业的风险管理到国家的危机处置,从项目的周密策划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无不体现着"先胜后战"的智慧。正如薛国安所言:"孙子的思想穿越两千五百年依然熠熠生辉,因为它揭示了竞争的本质规律——胜利永远偏爱那些准备最充分的人。"

这种准备不是临阵磨枪的应急之举,而是日积月累的系统建设;不是孤注一掷的冒险赌博,而是稳扎稳打的必然收获。这就是孙子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准备中,蕴藏着最强大的制胜力量。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74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