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到象8.21

知识点:意识-意识到 表象-形象记忆-想象-思维

意识到:在觉醒状态下能能够觉知到或觉察到,是一种基于当下的体验感、代入感、融入感,是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可操作的:能唤醒记忆,从而在头脑中产生一个鲜活的生命。

视觉化: 能己所描述的对象可视化;当听到别人的描述时,能看得见,即以画面的形式出现

联想:心理状态:意识、注意-心理过程: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联想-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想象:老师带着花镜读《受戒》,不时掩卷沉思

感想:

读老师的文章,如同雾里看花,似懂非懂。读同学跟写的文章,叹服于他们的用心解读和独特视角。羡慕之余,总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怎样才能读明白老师的文章?把文章中描写的场景变成形象的画面,像电影那样的,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想?于是在“想象”环节中尝试着去想。分不清是联想还是想象,只是试着把老师文章里的文字想象成画面。

看了《观象之象》,听了第一节课,我惊喜又疑惑。惊喜的是:我的做法和老师讲的是一致的。疑惑的是:我的做法和老师讲的是一致的?老师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理论,而我只是朦胧的尝试。且我的画面如电影的草稿,没有细节,不细致也不生动。

从言到象,是咨询师最重要的能力-视觉化。包括能够把自己所描述的对象可视化和当听(看)到别人的描述时,能够以画面形式呈现。我的从言到象,除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外,还因为老师的文字具有可视觉化的力量。

其理论基础是表象。当看到文字时,唤醒我们的记忆,于是头脑中呈现出画面。我们经历的越多,呈现的画面才能越多,否则就是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唤醒,需要生活经历和实践。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工作,来帮助自己和他人。

老师能做到,我们也能。“表象的唤醒和丰富,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的。”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0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