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三步走:选行业,搭团队,找切入

看完了了罗永浩与李想的一场创业对话,深受启发,总结出以下三点关键创业心得,尤其适合准备起步的创业者参考:
第一步,选行业。
李想当年从房产、旅游、汽车等多个方向中,选择了汽车。
这里有两个问题:
1.为什么放弃当时已经开始盈利的泡泡网?
2.为什么要选择当时自己不熟悉也不十分喜爱的汽车行业?
放弃泡泡网是因为这个行业在走下行。当时的房产、旅游、汽车这三大产业都是在上升趋势。这三大行业里面只有汽车是标品,所以选择了汽车行业。这就有了后来的汽车之家跟理想汽车。而且汽车之家已经上市,理想汽车业也进入了新势力汽车第一梯队。
这说明理性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准一个有前景的行业,是创业成功的根本。
第二步,建团队。
从开始的泡泡网,到后来的汽车之家。李想一直都做的软件产品,他本人对软件相当熟悉。但硬件领域对他来说几乎是个全新领域,之前了解接触甚少。他的做法就是找这个行业的人聊,老罗刚开始做手机时也是找手机行业的人聊。
掌握了信息之后,打蛇打七寸。建团队先找领头人,因此他先找的供应链跟技术合伙人。从专业的人那里得到有经验的策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开不少的坑。例如,他的供应链合伙人告诉他初创企业的供应链要找大牌,一是避免供应链腐化,因为你量小刚起步大牌供应链不会腐化你。二是大牌的供应链质量问题少。
第三步,找准产品切入点。
从自身痛点出发,比市场去调研更接地气。
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第一部理想ONE上市,大六座,采用落后的增程技术。在当时国产新能源刚起步,还几乎是合资车主导市场的时间,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这个车型与配置是在解决问题。而问题正是从李想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发现的。
三胎政策放开,家庭需要MPV,但是当时市场主流的MPV就是别克的GL8。由于GL8强烈的商务车属性,使得开它的人坐上就感觉是司机。另外国家主流是推进新能源车,但配套(充电桩)根本就跟不上。作为前特斯拉车主的李想,有一次活动就在无法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提心吊胆的把车开回了家(幸好返程是一路下坡)。所以选择了增程。
所以理想ONE这款增程车的出现,绝不是为了样跟当时市面上的电动车竞争而做的差异化,完全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而这个问题的也是自己经历的痛点。
创业没有捷径,但真有方法。选行业、搭团队、做产品——三步走稳,成功才可能随之而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