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作风建设不松劲 护航乡村振兴不止步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要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映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 “必修课”,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 等载体,组织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原文。同时,聚焦基层易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 “身边事” 教育 “身边人”。通过持续 “充电”“补钙”“敲警钟”,强化这些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 “严字当头、实字托底” 成为他们的思想自觉。

要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动真格整改整治,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作风建设既要 “治已病”,更要 “防未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围绕工程建设、惠民资金发放、村级事务决策等关键领域,绘制 “流程图”“风险点”,让干部清楚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结合巡察、审计等方面,一体推进 “学查改”,全面查摆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动真格整改整治,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例如,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偷工减料问题,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和问题整改机制,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成为惠民工程。要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让干部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要强化监督执纪,抓实党组织日常监督,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顶风违纪的速查严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离不开监督执纪的 “铁齿钢牙”。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日常监督作用,紧扣 “一把手” 和领导班子监督难点,通过提醒谈话 “治未病”、专项监督 “查隐患”、述责述廉 “晒答卷”,实现权力运行从源头到末梢的全程溯源。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畅通网络举报等渠道,让群众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对于顶风违纪行为,要速查严处,绝不姑息迁就。比如,对于在惠农惠民资金发放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优亲厚友等问题,要及时发现、迅速查处,以监督 “组合拳” 倒逼党员干部在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中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党支部”。只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88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