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业的优劣

你好,我是凯歌~

今天简单聊聊,创业这件事是好是坏。

先说个人观点,创业总体利大于弊。

01.创业的第一个利:上帝视角+全局把控+快速成长

实际上,只要走上创业的道路,你的身份就只有一个:“创始人”(也就是老板)。

老板的立场天然和打工人对立,打工人只要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情即可,但老板们不行。

毕竟,自己的事业,只有自己最上心,因此,整个体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经过自己的严格把控。

尤其是创业初期,创始人们往往是从一个人单干开始发展的。

他们需要自己先独立跑通一个商业模式,检验这个模式中可能存在的瑕疵再不断改进。

这需要他们当一个彻头彻尾的“多面手”:独立做内容、独立做产品、独立做调研、独立做销售、独立做运营、独立做客服……

虽然这么一套下来非常折磨人,但时间久了,成长度是绝非普通人能相提并论的。

因为普通人面对这么多工作,只会抱怨,更不会执行,又不愿意提升改进。

因此,即使创业失败,创始人的能力也不会因为创业失败而灰飞烟灭,它们可以迁移到其他工作上。

02.创业的第二个利:特立独行,进而脱颖而出

创业成功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普通人不一样。

你无法揣测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就比如花钱这件事,普通人结婚后,往往会把存款用于买房、买车。

但他们不一定。

在他们看来,买车买房都是最终的消费环节,且车和房是会不断贬值的。

他们的内心里是不允许满足面子的消费的,因为这样的消费不能带来增值。

他们会用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就是投资自己。

优秀的人,平时一定会多读书,多学习。

他们会把钱用于学习技能(比如学习设计PPT、学习做海报、学习Excel、进修写作技能)等。

其次,投资有效的人脉资源。

钱在普通人手里发挥不出真正的价值,但在大佬们的手里则能发挥无尽的力量。

比如,花8000元买一个大佬的高客单价产品,通过付费链接了大佬的社群,借此认识了更多人,进而获取了更多的潜在客源。

甚至还能通过“借力打力”,让别人帮自己宣传。

再比如,我爸妈虽然为我准备了新房,但我立下了一个flag:创业没积累到50万存款,我不会搬进去住。

可能有人(包括我爸妈)会各种骂我不识好歹,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就这么住进新房了,环境的改变会给自己一种错觉:“我好像度过人生危机了,我可以松口气了”。

但银行卡账户余额告诉我:“你松个屁的气!”,显然,这样的错觉给自己带来的风险是致命的。

我爸妈都是普通人,思考维度还没有那么高。

但我不行,我想变优秀,就要向更高维的人看齐,而不是被他俩牵着鼻子走。

因为这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你还能见到很多你不理解的牛人的行为。

写在最后

我有段时间逛招聘软件,发现很多企业并不青睐有过创业经历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失业后怎么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多数小老板看问题非常局限,只觉得员工一有创业的想法,就留不住心,从而产生人员流失,带来更高的招聘、管理成本。

如果是同领域的,还会觉得员工是来偷师的,甚至成为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

这其实就是格局问题了。

实际上,商业上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

法律上,企业和员工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但商业上,与其说是“雇佣”,不如说是“合作”。

“雇佣”这个词天然就会给人一种“强者支配弱者”的感觉,但“合作”更能体现平等。

从执行力、意志力方面来说,创业失败的人,比没创过业的人强百倍千倍。

他们深知创业不易,因此,从很多想法上,他们反而会理解老板,不至于和老板唱反调。

我倒是认为有些初创期、发展期的公司,可以对有创业经历的人伸出橄榄枝。

敢于创业的人,他一定不会比那些只愿意拿死工资的打工人差。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63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