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就是戏 戏就在“台上”

这方天地间,永远搭着看不见的戏台。

新来的后生揣着满腔热忱,不出三月便学会了“眉眼高低”。晨会上的发言要像青衣念白般字正腔圆,年终述职须得如武生亮相般姿态铿锵。就连走廊里擦肩而过的颔首,都要精确到嘴角上扬的弧度——少一分是倨傲,多一分是谄媚。

那间朝南的办公室里,王组长正对着满墙奖状温戏。明日要赴的“堂会”,需得演出七分从容三分忧患,袖口露出的衬衫纽扣要刚好解开两颗,方显举重若轻。我曾见他独自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排练,那皮笑肉不笑的筋肉牵动,活脱脱是戏班子里的老教习。

戏本子都是现成的。遇到难题要唱“从长计议”,碰上功劳须念“集体智慧”,最绝的是那“研究研究”的拖腔,就像“急惊风”遇上“慢郎中”,硬生生把活鱼熬成标本。两个相邻隔间的主事,上午还在茶水间执手相视俨然知音,下午就能为一张报表的署名次序,在微信里打出花枪对剑的招式。

道具房永远门庭若市。泛黄的档案要装裱成古籍,寻常的盆栽要打上追光,就连保温杯里泡的枸杞,都要摆出经霜傲雪的姿态。某次消防演练,众人提着公文包往逃生通道撤退时,竟还保持着主席台座次,让那烟雾探测器都看得呆了。

也有演砸的时候。某次即兴考核,李主管把“酌情办理”说成“立即落实”,虽然连夜重裱了锦旗补救,终究在年终考评时少了三个亮相机位。后来听说他去戏曲学院进修了半年,归来时连叹气都带着锣鼓经的韵律。

最惊心动魄的当属谢幕仪式。赵前辈退休那日,在欢送宴上把感谢词唱成《百鸟朝凤》,待曲终人散后,却对着空荡荡的衣帽架发了半晌呆。那具被戏服包裹三十年的躯壳,突然失了撑架,竟比纸灯笼还要单薄。

如今我坐在观众席,看新角儿踩着旧鼓点登场。喝彩声震得水晶灯摇曳时,忽然觉得这戏班最可怕的不是换角——是所有人都忘了戏台本不该存在。

当某个深夜,你听见更衣室里传来压抑的呜咽,那是某个名角儿在偷偷擦拭掉色的油彩。镜中映出的,分明是个找不到自己面容的可怜人。

2025.11.14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1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