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双酶切与连接

思考题解答

1. 在吸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时候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浪费?

吸取时应使用无菌、无酶的吸头,操作迅速且精准,避免反复吹打;酶一般需最后加入反应体系,且加入后轻弹离心管混匀,减少酶的残留浪费;同时注意酶的保存条件,避免因保存不当导致酶失活而浪费。

2. 酶切反应混合物的体积是否对酶切效果有影响?为什么?

有影响。若体积过大,酶的浓度相对降低,可能导致酶切效率下降;体积过小则反应体系内各组分混合不均,且容易因局部温度变化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酶切效果。合适的体积能保证酶与底物充分接触,维持酶的最佳催化环境。

3. 假设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在重组质粒上有两个酶切位点,如果酶切后的电泳显示有三条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采取何种措施解决?

可能原因是酶切不完全,部分质粒未被完全切割,导致出现超螺旋质粒、线性化质粒和未完全酶切的质粒三种条带。解决措施:可适当增加酶的用量、延长酶切时间或提高酶切温度(在酶的耐受范围内),确保酶切完全。

4. 为什么要采用16℃下连接?

T4 DNA连接酶在16℃时活性较高,且此温度下DNA分子的黏性末端能较好地保持互补配对状态,有利于连接反应的进行,同时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DNA分子结构不稳定或连接酶活性下降。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4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