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储价格相继暴涨之际,国内存储巨头取得突破进展!正式发布最新DDR5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
在存储价格相继暴涨之际,国内存储巨头取得突破进展!正式发布最新DDR5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公司估值超1400亿元,已启动上市辅导
金融界
在内存、闪存等存储价格相继暴涨之际,国内存储巨头长鑫存储取得突破进展!
11月23日,长鑫存储正式发布其最新DDR5产品系列:最高速率达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24Gb,并同步推出覆盖服务器、工作站及个人电脑全领域的七大模组产品。长鑫存储现场展示了最新DDR5系列产品,以及最高速率10667 Mbps、最高颗粒容量16Gb的最新LPDDR5X移动端内存。据称,这两大产品系列速率、容量双维度均位居业界第一梯队,标志着国产存储芯片具备与国际一线大厂同台竞技的技术实力。
作为国内两大存储巨头之一的长鑫存储,其此次产品意义非凡,此前DDR5等产品市场一直掌握在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手中。进入10月以来,受AI需求推动,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巨头不断哄抬内存价格,甚至在11月初三星电子等暂停DDR5 DRAM合约报价,直接告诉下游客户“无货可卖”,直接将DDR5现货推升25%。
各大巨头先后大幅涨价
作为电子设备的“记忆中心”,存储芯片是半导体产业规模最大的分支之一。DRAM和NAND是存储芯片中份额最大的两类。全球存储市场以美、日、韩大厂为主导,包括三星、海力士、美光等等,在DRAM细分领域的合计份额超九成。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DRAM营收排名中,SK海力士(SK集团旗下)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8.7%;三星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2.7%,二者合计份额超过70%。NAND营收排名中,三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2.9%;SK集团(包括SK海力士和Solidigm)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1.1%,二者合计份额超过50%。
受益于AI时代下存储需求爆发的推动,内存价格不断走高,“超级周期”的逻辑持续演绎。
10月23日,三星和SK海力士向客户调整报价,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幅度将高达30%。10月24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总市值合计达到1019.535万亿韩元,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亿韩元。
11月份,又再次传出闪存龙头闪迪大幅涨价消息。
闪迪已将11月份的NAND闪存报价提高了50%,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导致创见、宜鼎国际与宇瞻科技等模组厂暂停发货,并重新评估报价。根据中国闪存市场的数据,2025年10月DRAM指数环比上涨33.98%,NAND指数环比上涨29.69%。由于全球CSP扩充数据中心规模,带动整体DRAM价格上扬,TrendForce上调2025年四季度DRAM价格预测,预计四季度一般型DRAM价格涨幅从先前的8%—13%上调至18%—23%。
随后,三星电子率先暂停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将导致供应链“断粮”,恢复报价时间预计或将延后至11月中旬。
长鑫存储估值超1400亿元,已启动上市辅导
作为被国内寄予厚望的长鑫存储,已经在筹划上市。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存储(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上市辅导,中金、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据备案信息披露,长鑫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达601.9亿元,公司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公司21.67%股份。主营业务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领域。
在此次上市前,该公司已获得包括国家大基金在内的多轮重磅投资。其中,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比例为9.8%,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8761%。此外,还有阿里巴巴、兆易创新、国寿投资、人保资本、美的投资、建银国际、招商证券、阳光人寿、中邮人寿、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股东。2024年3月,公司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达1508亿元。
2017年,长鑫存储合肥基地一期开工,次年设备搬入,并于2019年开始量产8GB DDR4产品,成功打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巨头的垄断。
2023年11月,长鑫首次推出LPDDR5系列DRAM产品,其中包括12GB的LPDDR5颗粒,POP封装的12GB LPDDR5芯片及DSC封装的6GB LPDDR5芯片,其12GB版本LPDDR5先后在小米等国产品牌上完成机型验证。
2024年,其DDR4产品已占据全球DRAM市场约5%的份额。
目前在DDR4产品中,面对长鑫存储激烈的竞争,三星和SK海力士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自2025年初起便陆续调整战略,逐步减少乃至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全停止DDR4内存颗粒的生产,将产能全面转向利润更高、技术更先进的DDR5、HBM等产品。
如今在DDR5产品上,长鑫存储已经迎头追上。
华安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的崛起,对国内存储产业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们的成功为国内其他存储企业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存储企业的壮大,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的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存储或进入“超级周期”
对于存储行业后续走势,招商证券研报认为,进入2025年三季度以来存储行业全面进入加速上行周期,不同于此前供给侧减产或退出带来的价格短暂上行,本轮存储行业上行周期主要系AI时代下存储需求爆发推动,同时供给侧产能开出有限,因此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价格加速上涨。在此背景下,海外存储原厂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国内部分存储模组公司快速扭亏为盈,2025年下半年利润预计将加速释放,利基存储芯片和存储产业链配套公司亦将持续受益于存储涨价浪潮。
摩根大通表示,“内存饥渴”趋势正在推动整个行业进入结构性增长阶段,DRAM市场正迎来一个从2024年持续至2027年的“前所未有的四年定价上行周期”,预计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00亿美元。
需要关注的是,存储上一轮上行周期还是2016年前后,与智能手机时代相伴而生,持续时间长达5年之久,期间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超400%。
这次存储周期又将持续多久,长鑫存储等又将如何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