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价值观

最近打开了一部二十年前的剧集《局中局》,虽然剧情比较老套,但是很多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经典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某大型上市公司霸总赵天宇突患疾病,只能卧床,消息一出,公司股价下跌,这让公司高层惊慌失措。无独有偶,董事长助理在洗车时看到了一位和董事长长得一模一样的洗车工,助理灵机一动,决定让洗车工来假扮董事长,以挽回公司形象……

这位洗车工叫周英文,一直过得很拮据,对于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好在有董事长的左膀右臂在旁协助,帮他避免了不少笑话。

公司副总提醒周英文,人对待金钱一共有三种境界。下等境界的,看钱是钱,100块是100块, 1000块是1000块,挣了钱要么赶紧存银行,要么就花了,最多是抠抠搜搜买点股票,投点基金,这样就一辈子只能给别人点钱;中等境界的,看钱不是钱,把钱看作是一种介质,是一种工具,从不过度计较钱的得与失;上等境界的,看钱仍是钱,不过,除了金钱本身之外,他能看到后面更大的财富,这样他才具备了发大财的气度和魄力。

看到这一幕,不禁想起身边很多人,大部分普通人还是把钱看得挺重的,平时总是把“青菜几块一把、河虾多少一斤、去医院配药花了多少”挂在嘴上……人们总是很关注各项支出和收入,而对于金钱过度在意的结果,可能就会让我们非常在意得到和付出,无形之中便会形成“得失心”。

对于这些,有时候我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些数字挂在嘴上,挂在嘴上的往往就是放在心上的,这些数字真的值得我们放在心上吗?

《局中局》中三种看待金钱的境界,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的财富认知层次。确实,我们大多数人日常谈论菜价、药费,恰是活在“看钱是钱”的第一层境界里。这不是过错,而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当人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生活时,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具体的重量。那些总把具体金额挂在嘴边的人,或许并非天生计较,而是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得不保持对金钱的清醒。每一笔支出都意味着对应的劳动付出,这种计算背后是对自身价值的珍视。

不过,当这些具体的数字过多占据我们的心神,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生命的格局?

最理想的状态,是既能够脚踏实地管理好手中的钱财,又不被数字束缚心灵的自由。就像剧中提到的上等境界——“看钱仍是钱,却能看见后面更大的财富”。这种境界的微妙之处在于,它要求我们同时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处理具体财务的务实,二是超越数字的远见。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态度:在规划生活时,认真对待金钱;在体验生命时,慷慨超越金钱;在帮助他人时,忘记计算金钱。站在菜市场讨价还价时,同时心中装着远方的山川大海;记录每笔开支时,却不因此切断对世界的好奇与慷慨——这或许就是我们普通人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平衡。

那些挂在嘴边的数字,值得我们在意,因为它们支撑着我们的生活;但不值得被我们奉为圭臬,因为生命中最珍贵的体验——爱、创造、成长、联结——从来无法被简单量化。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9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