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大招(十三)

昨天我们聊到,诗人通过列举炙烤乌鸦、蒸煮野鸭、煎炸鹌鹑等丰盛菜肴,描绘了一场祭祀宴席的奢华场景。

最后以“魂乎归来!丽以先只”呼唤亡魂归来,并承诺以美好之物为先导,表达了招引逝者灵魂的虔诚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整体展现了楚地祭祀文化中对灵魂不灭的信仰和招魂仪式的庄重氛围。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意为“经过四重酿造的酎酒完全熟成,饮时不会滞涩喉咙。”

四酎并孰:“酎(zhòu)”指反复酿制的醇酒,“四酎”即四次复酿,工艺考究,酒体清冽;“孰”通“熟”。

不涩嗌只:“涩嗌(sè yì)”指涩口剌激咽喉。“嗌”指喉咙。

此句通过美酒顺滑的口感,与四方险恶形成对比,以诱引魂魄回归楚国。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意为“清醇冰凉的酒饮,不供仆役饮用。”

清馨冻饮:指冰镇后的醇酒,楚人夏日常用青铜鉴缶冰镇酒水,以消暑提味。“清馨”指酒香清冽。

不歠役只:强调此酒专供贵族,仆役无权享用,反映周代饮酒的等级制度。“不歠役”指不使役人饮酒。“歠(chuò)”意为饮,“役”指劳役。

关于“不歠役”,其哲学含义可从三方面解读:

一是礼制约束:通过限制低贱者饮酒,体现周代“酒以成礼”的等级规范;

二是德性节制:儒家主张“唯酒无量,不及乱”,此句暗含以德驭欲的智慧,强调饮酒需符合道德秩序;

三是招魂语境:在《大招》中,此句与“清馨冻饮”共同构成对楚王魂魄的召唤,以楚国宫廷的礼乐文明(如冰酒之仪)诱其回归,体现“安以定只”的政治理想。

此句既反映先秦饮酒文化的礼制性,又承载屈原对楚国德治的寄托,是礼与德、政治与伦理的复合表达。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意为“用吴地甜酒(醴)与白米酒曲(蘖)调和楚地清酒(沥)。”此句说明这是将吴国甜酒与楚地酒曲混合酿制的工艺,成品清冽甘美。

吴醴白蘖:“吴醴(lǐ)”指吴国(今江浙一带)的甜酒,以米曲发酵;“白蘖(niè)”指白色米曲,即酿酒用的发酵剂。

和楚沥只:“和”指混合调配,体现战国时期酿酒技术的交流;楚沥:楚地滤过的清酒,质地纯净

此句通过美酒诱魂,反映《大招》以四方险恶反衬楚国安乐的结构。既写实又隐喻政治理想。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意为“魂啊归来吧!不必惊慌恐惧。”

魂乎归来:以强烈呼告招引亡魂,体现楚文化中对灵魂归宿的重视。

不遽惕只:劝慰魂魄无需恐惧。“遽惕”指惊慌不安,暗示招魂者希望亡魂安宁回归。

此句通过呼唤灵魂回归故土,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四方险恶反衬楚国的安定美好,最终以“不遽惕”强调归乡后的从容与安全。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80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