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与中庸

「图源网络,致敬作者」

我刚才在看《无限超越班》,曾志伟问的三个问题蛮有意思的,还有尔冬升导演,总体来讲,就是,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演员吗,你觉得在观众眼里你是一个演员吗?我似乎有点被戳到痛处了,因为什么呢,还有黄龄对于水杯和真实的想法的感受,这几年总是很流行这种有点虐心的真人秀,讲真我这个人是受不得一点虐,说起来看小说也是虐身不虐心来的,到了现实,哪里都不可以虐到,为啥,可能以前苦吃太多现在就喜欢甜。向佐的状态还蛮好,很多时候热搜都是个噱头,还有那个高海宁,就是在《新闻女王》饰演许诗晴的那个主播。现在一般情况的胡思乱想,我不太写,我也问自己,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作家吗,我认为读者觉得我是一个作家吗。就事论事的时候我会感到不适,难过,不就事论事又有点戏谑揶揄感。始终我对情绪太稳定的人有心底的距离感,太情绪化的我也不喜欢,比如说最近徐熙媛和汪小菲的离婚大剧里,他两人就是两个极端。我觉得如果写的不是最真实的我自己的感受,那么写不写都可以,然后我问自己这两个问题,讲真,用现实说话会有一点难过,但是我也没忘记这个是真人秀,上来三板斧,三把火,都是有的,那种压迫感是让观众更具有代入感。其余的,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不同的视角看到的同一画面的感受,如果早年我真选择当演员,我也不一定能够胜任与人相处的这一层面,它从来都是我的缺失,做出中庸比杀了我还难,我需要被关注但又不被打扰到的距离,一个作家的心理过程是公开的,不过,那个过程就好比某种触发,等于自己又可以控制,也就是说,你写出的作品,等于也不等于你这个本身,本人。这个东西被理顺对于我很重要,进进退退来来回回,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这么多年,它一直都是我的必修课。

我们认识一个演员是讲代表作的,比如说大S就是《流星花园》,一个作家也是一样。之所以有代表作,我们才会关心他的一些动态什么的,也比如朱丹参加恋综是吃老本,与此同时也是有老板可以吃的,还是大部分人老本也不存在。周一围是一个逐渐向下又螺旋向上的人格,令我觉得很有意思。

从前我人生第一选项是想当一个演员,后来是当作家,当编剧。其实到头来,直到今天,我觉得能做真实的自己已经不容易,我可能知道的相对多了,心却没有变过,面对大的群体那种原生的恐怖还是在的,自我揶揄还是自命不凡,挺不可思议。很多时刻里安妮宝贝就成了我的指路明灯,潜移默化,也不一定是对的,以前还关注过一个叫米米七月的作家,出道非常锐气,后来结婚做了生意,还有一些别的,除了三本书,我都看过,也都买了,她的个性很强,非常犀利,她说好的作品一定是出自民间的那种烟火气,我觉得后来的我不知不觉一路也在追寻的其实也是这个。

有一个比较好的个性是重要的,但是,在静默之中去克制不是我的目的,然而我也不为语不惊人,我就是觉得内部的深处有神秘的引爆。对于开篇提出的问题,我代入了自己的思考,有点难过,也会有所反思。半夜吃过烧烤和疙瘩汤,胃舒服了,坐在这里又开始左思右想,本来想继续下去的小说又没有点开,为了学习才看别人的排行榜上的小说,不为了学习就不看;久而久之,也会这样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有的时候,单纯就是不感兴趣,为了一个目的向前再反过来运用于权利,我也不是很喜欢,其实问我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是什么?

你可能不会知道,没有。

或曰,不死。

或许你可以说赚了很多钱可以部分地达成,我觉得一生明白也太迟,又觉得人生是刚刚开始。

淅淅沥沥的雨季来了,我也还是我。

一人行并没什么,我的心里活不下另外一段亲密关系里存下来的人。我喜欢真,讨厌假,或完全假,迫使他者接受这个真。

这都没有什么,原本都是体验。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754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