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农村沃土生根结果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淬炼党性、锤炼作风的“铁规矩”,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这一精神的“神经末梢”,正以“小切口”破题、“小载体”创新、“小机制”护航,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

      微课堂激活大教育,让清风正气浸润人心。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石。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开设“板凳课堂”“指尖课堂”等微课堂,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村头风景廊下、农家院落中,村民们围坐一起,用“村民办事跑几趟”“干部下田次数”等身边案例,解读八项规定精神,让抽象的规定变得鲜活生动。同时,通过党员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组织参观“作风对比展”等形式,让教育触手可及、入脑入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擦亮“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本色,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紧密结合,让清风正气充盈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巷陌。

      小机制撬动大变革,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往往体现在“细小微实”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无小事”的政治敏锐,从小事小节严抓,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等小机制,将作风建设具象化、可操作化。村规民约中的“红白喜事简办”等具体规定,让村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等原则的力量,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遏制了攀比之风。党员积分制管理则将作风建设纳入量化考核,让“八项规定”从“文件要求”变为“行为准则”,激励着农村党员在积分压力下主动规范言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小机制如同杠杆,撬动了农村作风建设的大变革。

        微监督筑牢大防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是作风建设的保障。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和参与监督渠道,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出行、用水饮水、“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等“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下真功夫,花大力气,推动问题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上级纪委专项监督、村监会日常监督、党员群众民主监督等三级监督体系,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与邻村党总支开展党风廉政作风建设互查,既发现了问题、督促了整改,又交流了经验、提升了水平。这些微监督措施筑牢了农村作风建设的大防线,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运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正以创新实践激活“小支点撬动大发展”的乘数效应,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准转化为产业振兴的澎湃动能、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和民生改善的强劲引擎。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农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共同绘就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壮美画卷。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4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