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9记·设计之桎梏与色彩之囚牢

深夜,客户忽然发来一流量设计师视频,内中设计师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购砖之道:"灰色不可取,花砖不足观,在选配瓷砖的技巧,唯白色与浅暖灰而已……"而恰在此前,我为这客户所选之砖,偏是灰砖与花砖。彼时看罢客户发来的视频,竟哑然失笑:这世间竟有如此奇葩思维导向,并让人以为学到了而围观点赞!设计之事,本该是天马行空的愿景,却偏有人要画地为牢,捻片为矩,将万千色彩囚禁于方寸之间!

还记得前日吃饭的朋友,在很多年前来我工作室踢馆的时候就问过我一个问题:“什么是设计?”

我大概回答的是:“公共建设的设计是以经济为指标、盈利为导向、视觉感官为中心,引导消费欲望!私家空间设计是以个人喜好为基础、生活习惯为导向、未来计划为储备,设计生活!”直到现在我也如是说,如是做!

设计师者,本应是握有调色盘的造梦者,却在此视频中沦为了色彩的狱卒。这里在口口声声说着"不会出错的颜色",听起来似是稳妥,在我看来实则是避怯!在这类人眼中,设计是算术题,用白色作保险系数,以浅灰当安全砝码,算出一个四平八稳的答案便可。他们不知道,当把"不出错"奉为圭臬时,早已将设计的灵魂抽走,剩下的不过是行货般的躯壳。对的,就是“行货”,这种货,多付一个铜板都嫌多。就像久在暗室的人,见不得强光,便说光明刺眼。当社会的审美被这种惰性设计所裹挟,色彩的多样性便在"稳妥"的名义下被消解。那么空间美学不再是个性的舞台,而是安全的避难所;设计师不再是创造者,而是安全代码的执行者。这样的设计,与机器生产何异?那些给自己戴上脚镣的设计师,最终只会成为流水线上的齿轮,在重复的转动中失去灵魂。但我不能如此直接说,文章可以不容错,话不可以,因为对与错容易让人产生分别心,没有意义!

于是,我对客户说,设计是美学,但其实它更是个性的外显,这才是追求与值得的原因,就像穿衣服,有人喜欢黑白灰,有人喜欢花红艳,这是性格的特色,因为性格特色,人才有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同时外显,成为情绪认知。若需求不高,可以按照安全色堆砌。那不需要设计师做什么,会按色号排序就行,如果是这样的需求,那你这设计费白给了!我想要的效果是特色定制的自我,就是为那份想要追寻的色彩,房即我,我即房,他和所有人都不像,只有你在其间时:才对!所以,其实你可以大胆的选择自己爱什么、要什么,花色喜欢就必须用,为什么要委屈自己,爱好释放以后,交给我去进行美学拿捏就好,不用纠结专业性上的对与错!

我其实可以很中庸,也可以很色彩,这没有对错,都是美学的研究与生活的缩写。当然,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有其性情,每一道色谱都藏着故事。灰色可沉稳,亦可冷峻;花砖可活泼,亦可雅致。所以,"不能买灰色,不能用花砖",在我看来和当年八股文规定"代圣人立言"没有区别?都是用一个模子,把鲜活的思想压成死板的方块。但设计的本质是表达,是让空间有性格,让居住者能在色彩中看见自己。白墙浅灰砖,那所有的房子一样了,那人也没区别了!

当然,对于美学设计者来说,很多时候需要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和经历时间的洗礼,这需要试错,用思想用软件,用眼睛、用研究。可如今许多设计师却一边看着前辈经验一边把自己困在"正确"的牢笼里。他们怕出错,怕客户不满,怕同行非议,于是宁可让作品沦为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也不敢多添一抹异色。他们不是在做设计,是在制造安全的平庸。这也是导致设计费空间压缩的直接原因,然后恶性循环的以降价来维持生活!

其实,这设计的桎梏,何尝不是整个社会思维定式的缩影?人们害怕与众不同,害怕出错,于是选择最保险的路,说着最正确的话。可这世界之所以精彩,恰是因为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个性。若都按"不会出错"来活,那人生不过是一潭死水。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本就应该融世间万色!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5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