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324)

第105回:授阴计众将违军令       乔装扮单剑保刘璋(03)

    其实,刘璋离开成都不多天,张任就回来了。

      张任率军平蛮,在泸江对面扎下一座大营,五万军士奋勇杀敌,连连打胜仗,正要向纵深进取。

      一日,营上小兵见飞马来了一人。一询问,原来是巴州严颜老将军遣来的,立即进帐通禀。

      中军帐上两旁排列八员上将,上首里四个:第一名叫泠苞,第二名叫邓贤,第三名叫吴懿,第四名叫刘璝;下首里也是四个:第一个叫吴兰,第二个叫雷铜,第三个叫张翼,第四个叫张嶷。张翼、张嶷乃是弟兄两个。这八员大将非但勇猛过人,而且都是张任的心腹。

      张任坐在中间。他立平地不满六尺──三国中用枪的大将,大多身材矮小,但张任生得最为小巧玲珑──头戴黄金帅字盔,雉尾双挑,身穿黄金帅字甲,外罩粉红战袍,半穿半披,腰悬三尺龙泉,足登虎头战靴。今年三十七岁,风华正茂。到后年的正月半(即三十九岁那年的元宵日),被孔明杀死在雒城外的金雁桥。他善用一杆丈四金枪,人称枪祖宗。

      忽闻巴州遣使来见,忙命手下传见。来使到帐上,行过礼,把信呈上。张任拆书视之,顿然一惊:原来老师严颜已知张松卖国,里通外敌,勾引刘备进川。西川十分危急,要我火速回归成都,以防不测。

      看完信,心想,我常常见张松四处乱窜,又闻得他暗中描画西川地理图本,故而我一直暗中监视着他,不让他有机可乘。此番平蛮紧急,我倒对他疏忽了,竟被他出川卖国,引狼入室。刘璋一向不识贤庶民,必然听信张松之言。我若再不回去,怕有累卵之危。

      张任请信使回复严颜,即日班师回川。张任一面命大将出营与蛮王孟获交战,以作进攻之状,一面命人拆除大帐,整顿人马,徐徐退过泸江。又怕蛮人再来侵扰边界,再命张翼、张嶷二将镇守在上秦关,以拒外寇来犯。

      他们弟兄二人倒也侥幸,西川三年好战,他们未受一点惊扰。等到孔明打到这里,西川已大部分落到刘备的手里了。

      张任统领五万人马,直奔西川成都。文武得悉都督班师,纷纷出城迎接。

      唯有张松听到了这个消息没有去接。他想,本以为张任平蛮不是一旬半月之事,等到他班师回来,西川已经换了个主人了。哪里想到,刘备还未进涪关,他已出人意料地回来了。照理都督回都,满城文武都要去迎接他,我也不能例外。要是去接了,只怕给他当面羞辱;不去吧,必定要被他猜疑。

      张松想来想去,没有好办法,最后只得命一个家人拿着自己的名帖,托辞身子欠安,代为迎接都督,家人捧了主人的名帖赶到郊外,见那里人山人海,便挤在人群中。

      张任星夜趱程,脑子里老是想着獐头鼠目的张松。现在见文武都在迎候,两眼在人堆里寻找着张松的人影。文武一一上前见过礼,不见张松,料道张松做贼心虚,不敢露面。

      只见一个家人捧了名帖跪见,张任一看便是张松的奴仆,便问张松为何不来。

      家人答道,主人身染微恙,出门不便,命小的代接。

      张任冷笑道:“你家主人实是辛苦,本督理应登门拜访。”

      家人回到府中,便将张任的话如实回复。张松一听便料定张任此番不速而归,是冲着自己来的,已感到大祸不远。

      正要收拾行装,潜往他乡,暂避灾难。猛听得府外人声鼎沸。家人来报,外面来了两员副将,五百军兵,已将府宅团团包围,说是奉了都督之命,特来保护别驾。张松知道张任的用意,自己已插翅难飞了,只有引颈受戮。

      那末张任为什么不把张松抓起来呢?因为张任对张松的卖国行为还只是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仅仅还只是从许多人的嘴上所说中得到的,并没有真凭实据。

      而张松能言善辩,这在西川文武中是尽人所知的。张任想,要是贸然捉拿张松,他问我有何证据,我怎么拿得出呢?所以张任并不急于要处罚他;而想让事实来证明,到那时就无言可对了。但又怕他逃跑,所以命人包围张宅,把张松软禁起来,让他足不得出户,断绝与同党的联络。

      张松走得慢了一步,因此在家中要呆一年光景。直到来年庞统进攻西川,张任才把张松杀了。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7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