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帝城遗训“马谡不可用”中看两个常被忽视的事实

《三国志·蜀书·马谡传》中载:刘备在白帝城将死时,专门嘱咐丞相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这是一段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很有名的故事,马谡本人后来也在著名的街亭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的真实能力果然没被刘备冤枉,这些都不必赘述。

然而受到小说戏曲的影响,这一遗言事件中,两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经常被忽略。

其一,是刘备的识人之能。

在以《三国演义》为主的民间作品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等人超凡绝伦的能力,刘备的军功政绩被严重低估。

历史上,刘备在阵营中,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战略眼光,都有着顶级地位——至少在白帝城逝世时,军事统帅经验和识人眼光远高于诸葛亮等人。

而正是多年来历经风雨,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卓识打拼下江山一隅,刘备对于“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同出自《马谡传》)的马谡,才有了理智客观的评价。

刘备的才能,是这一事件里常被忽视的第一事,而另外一件,就是此时诸葛亮的能力远逊民间传说中的水准。

还是引用《马谡传》的原文:诸葛亮在此前就对马谡“深加器异”,刘备告知这人不灵之后,还“犹谓不然”,此后更是“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可以说,这时的诸葛亮,对马谡这样一位“今世赵括”,极为赏识。

诸葛亮南征孟获,马谡也献上“攻心为上”的策略,可见此人确实有些见识和水准——这也印证了刘备遗言中,只说“不可大用”,而非“不可用”。

而这一事实的后半部分,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第一次,独断专行误用马谡,导致此次战事功败垂成。

对于马谡来说,这是人生末路。

对于诸葛亮,这却可谓是他军事生涯走向成熟的起点。

在此之前,诸葛亮真正作为统帅带领大军出征,仅有征南蛮一次,并且仅能算作镇压地方叛乱性质的军事活动。

而与敌国对阵沙场,第一次北伐可以算是个开始,就受到了这样的打击。

“马谡之梦”破灭后,蜀中丞相才算踏上了成熟军事家的第一步。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2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