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绘就新农景 红旅铸魂乡村兴——湘潭大学实践团深耕涟源市桥头河镇纪实

(指导老师:李言蹊 通讯员:霍禹翰 王若涵)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之际,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涟源市桥头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桥头河镇珠璜村,以“深入基层察实情、精准发力献良策”为导向,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考察、公益服务等多元实践,探索“科技赋能+红旅激活+多方联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干部在珠璜村村委会门口合照)

实践团以珠璜村为调研核心,通过与村委座谈、入户走访农户、实地考察产业基地等方式,系统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团队运用访谈、问卷等科学方法,细致梳理农业、工业、旅游业的科技应用水平,深入了解农民对现代科技的认知与需求。

调研发现,当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亟需强化科技应用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需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增强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同感。基于此,团队着力提炼"技术驱动+红旅引流+价值增值"的协同发展模式,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图为队员对村民进行采访调查)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实践团先后走访娄底祥兴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启福年食品厂等地方骨干企业,实地考察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实效。针对企业销售难题,团队创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拓宽产品销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聆听企业创始人的创业历程,队员们深刻感悟到本土企业在稳经济、促就业中的支柱作用。随后,团队赴邬辣妈食品有限公司、桥头河机场、桥头河蔬菜博物馆考察,系统了解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明晰了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的实践路径。

为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由市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童心筑梦新时代 强国有我向未来"阳光课堂活动,在珠璜村启动。队员们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精心策划红色思政教育、艺术欣赏、英语启蒙、学业辅导、历史普及、防溺水及急救安全教育等多元化课程。活动中,队员们深挖本土红色故事,生动宣讲革命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关注青少年学业进步,更注重理想信念培育,为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让红色基因在乡土间代代相传。

(图为阳光课堂开班仪式)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暑期社赴涟源市桥头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此次活动中,团队以严谨调研察实情、以企业走访探路径、以公益服务践初心,不仅为桥头河镇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参考,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智慧服务民生,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了"科技绘新景、红旅聚民心"的青春答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8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