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杀鸡必须用牛刀

张总是某央企业务部门负责人,他负责的部门在他们单位是明星部门,利润贡献占全公司40%,要知道,在他们部门业务部门大大小小有20个,所以,这个部门在公司内部很受器重。

去年下半年,张总到外省和甲方共同策划了一个项目,最初甲方提出一个小的需求,后面经张总团队多轮策划后,策划形成了一个稍有规模的项目,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如果这个项目上半年能拿下,张总团队的业绩又有了保障。为了这个项目的有效落地,张总和他的团队没少费心,临门一脚了,还特意安排公司董事长和对方上级主管部门一把手当面交流沟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关系”上都做到了万无一失,张总和他的团队就等着项目落地了……

遗憾的是,招标程序走下来,张总和他的团队以0.2分之差失标了,这件事给张总和他们的团队非常大的打击,这不仅意味着前面差不多一年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而且部门今年的业绩也会大受影响,也就意味着要裁员降薪。实际上,在看到招标书的那一刻,张总看到上面有个其他行业的准入门槛时,他有了很不好的预感……后面中标的企业是一家和这个行业关联度较弱的外省企业,论技术、论过往业绩都完全不能和张总所在的公司比,进一步了解到,是这家企业的领导通过更高层的领导和所在地更高层的领导(高出很多级)做了对接……

这周末我到北方某城市,和一家民营企业高管们交流时,讲到前面这个案例,客户董事长笑而不语,我问他笑啥,他说,你分析得很对,我们目前就主要是靠着更高层的“关系”在拿项目,他还和我举了个他们最近拿到的项目,明明已经是某行业头部企业拿到的项目了,他通过更高级领导的影响,硬生生让这家企业吐了40%出来,他说,一方面他通过更高层的关系在经营,另一方面,实际上他也让那家拿了项目的企业在成本管理等各方面更划算,实际上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上半年刚刚过去,据我的观察和了解,绝大部分行业里的大部分企业过得都很不顺,7月以来,我走了大概10家企业,有央企、有国企、有事业单位、也有民企,其经营情况普遍不及预期,最好的一家是完成全年目标的39%,这个比例和过往很多年有明显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往年这个时候,很多企业领导者对全年目标的完成心里都有了底,对当年目标的完成也有良好的预期,但是今年,没有一位领导是心里有底的……更是谈“回款”色变。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各行各业竞争都更为激烈,原来的高附加的业务基本上不存在了,即便是少数的“高附加”值行业,或者看上去还挺好的企业,多数情况下,纵向比较也是明显下滑,简言之,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周三,我在长沙和某央企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他说他们团队是独立经营的,就是部门内部要去开拓市场拿项目,原先,他们行业比较好,基本上是客户找上门,所以他们尽管有个10个左右的经营团队,而且虽然叫“经营”团队,但实际上只是做招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回款管理等工作,业务本质上都是部门领导和客户谈妥了,他们协助完成相应的招采流程……而当市场整体下滑的时候,他发现这10来个经营人员几乎就没事做了,因为领导拿业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我观察,当前环境下,在业务开拓方面,中层及以下人员关系起到的作用正越来越弱、越来越弱,以前甲乙方两家企业的中层适度地对接、沟通好,往往业务就谈成了,现在发现即便是高层沟通好了,这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类似文章一开头提到的案例),也就是说,当前环境下,要求企业更重视和挖掘更高层的经营资源和有效关系。

过去市场高速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有不少企业完全是“坐商”,就是等着生意找上门,因为总有生意找上门来,很多企业里,高层最重要的经营职能往往就退化了,但尽管这样的能力实际上已经退化了,甚至是没有了,而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蛮好的,且连年增长,所以就把这种问题给掩盖了,更不该的是,不少企业的高层还将之总结为企业(高层)有良好的经营能力……

所以,当潮水退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企业的很多高层实际上一直在“裸泳”,他们既没有构建起有效的经营能力,也缺乏对企业未来长远的思考……也因此,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轰然倒下。

类似地,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尽管都是在做着招投标、合同管理之类的管理工作,但始终认为自己是在做经营,经常还认为自己吃了很多经营的苦……而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规范时,他们往往发现自己束手无策。

实际上,当前的环境下,人员向上流动的阀门是关闭了的,过去,很多企业都是三年翻番、五年翻倍的发展,一是企业新增了很多人员,二是涌现了很多领导岗位、管理岗位,所以很多企业员工是一路向上……而当下,很多企业是每年缩减,我甚至遇到一些企业,隔一个月过去,他们人数就会少1/10……这样一来,大家向上的通道几乎就关闭,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员工而言,就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技能,以前可能是敲门砖的东西,现在可能也只是基本要求……正如很多跑步的人常说的:我们以为的极限,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有一句俗语讲“杀鸡焉用牛刀”,纵观当前环境,恰恰是“用牛刀杀鸡”的时候,上个月,我回了一趟学校,和一位正在学校读研二的交流,他得知我们是校友便和我聊了聊,他说,20年前,你们的学历很值钱,而现在,学历越来越不值钱,而因为越来越不值钱,就想着要多读一点……所以,当前在高校里也有一个现象,就是本科毕业生基本上不是考研就是考公,考不上就复读,总之就是不找工作……

本周一,我在广州一家央企子公司和一位领导交流,他说“所有人”都要转型,都不能再用原来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了,因为原来的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环境了……我最近在协助不少单位做“十五五”战略规划,我们常常觉得大家对“规划”的理解不对,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落地方案……而事实上,这一轮,能够落地的战略规划才是真规划。

如果杀鸡真用上了“牛刀”,那么“鸡刀”就应该也只能退出历史舞台!(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02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