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咋办
人的智慧都是学出来的,练出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小时候也有被同学孤立的时候,只能暗自落泪,忍受孤独。
听了院长的分析后瞬间感觉心胸开阔了。一个初二的小姑娘在学校被同学孤立,十五六个人,可想而知,姑娘的心中得有多难过,好在姑娘会求助呀,向高人求助,院长一出手,这都不是事。
院长说“这不是你的错,是他们不会跟你相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刷就下来了,院长问姑娘的感受,姑娘说“我的纸巾没有白准备(姑娘上台前就准备好了擦泪的纸巾)”。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才会被人针对,院长这样说,瞬间有种被支持,被理解的感觉,原来不是我的错,不是我不好。在婚姻中,我们也要这样,不能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被婆家人指责抱怨否定,还在自我内疚,自我攻击。
院长说“被孤立,难受不难受?”“难受”“难受是正常现象”,内心又坚定了一些,我这么难受很正常啊,谁被针对都会难受,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看见孩子,认可孩子。
院长说“你是初一出现这个问题,假设你四年级就遇到这个问题,那时候你就认识院长,院长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现在还会不会难受了?假设你现在没遇到,你将来上班遇到了,你是不是还不会解决这个事?所以这个事是不是早遇到比晚遇到要好?它虽然不是啥好事,但也不是啥坏事,与其咱们因为这个事在这难受,倒不如利用这个事提高一下我们搞定这个事的能力,咱现在初一遇到这个事了,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来高中,大学或者踏上社会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是不是就可以潇洒地说“老娘我初一就遇到了,这算个屁呀”,爽不爽?”
院长问“是不是有带头大哥,还有不那么敌视你的小弟?大哥不在跟前时也不那么攻击你的人,只不过碍于面子迎合一下带头大哥这样的人有几个?”院长运用区分技术和具体化技术带领孩子认清现实。
院长从历史的高度入手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苏秦采用合纵之术联合多国对抗秦国,秦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院长教给姑娘的是那个带头者暂且不理她,从那跟随的小弟之中找到一个不那么敌视自己的人,先跟她搞好关系,再慢慢地找到第二个第三个,逐步瓦解。
院长教给我们第一要远交近攻,不跟带头大哥硬刚,从她们队伍中找到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二要强大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有专业的技能(特长),还要情绪稳定,有稳定的家庭支持;第三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层,当自己的生活圈层只有半径两米,那你的这个半米的委屈和难受就显得很大,会让你堵得慌,如果你的生活圈层扩大到一百米一万米甚至几万米,你那半米的委屈算的了什么呢?生活圈子大了,学校的烦心事就小了。
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有方法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