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营销笔记:黄有璨《运营之光3.0》笔记六

第二篇 互联网运营、流量、增长工作的实践和核心方法
第4章 做一个能够驾驭“流量-变现闭环”的人
1 “运营第一公式”与跑通“流量-变现闭环”的意义
1.1 作为一个运营人,只有你拥有“独立跑通流量-变现闭环”的能力,你才能具备持续为自己创造“小增量”的可能。
1.2 “独立跑通流量-变现”包括两件事:
1.2.1 你要知道“如何把一个东西卖出去”;
1.2.2 你要知道如何获取流量,并为自己搭建一个可以稳定获取流量的小系统。
1.3 “运营第一公式”:一家公司的商业价值=(其拥有的用户数量×平均单体用户价值)-流量营销成本-交付供给成本
1.3.1 你要搞定的“流量”,对应的就是用户数量。
1.3.2 你要解决好的“变现”,对应的就是你的平均单体用户价值。你可以把你的产品卖得更贵,也可以让用户在你这里产生更多次购买行为,这都是在提升你的平均单体用户价值。
1.3.3 而你售卖的产品背后,进货、仓储、配送、人力等这些都是成本,除了搞定流量把产品卖出去,你还需要持续关注如何降本增效,这样你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强的赚钱能力。
1.3.4 并且,在这个公式里,如果你的用户数量或平均单体用户价值很低,那么你最终的收益将无限趋近于0。
1.4 第一,对一个运营来说,当你具备了独立跑通流量-变现闭环的能力时,你就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也会更容易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权利。
1.5 第二,像我们上面说的一样,你能独立跑通一个流量-变现闭环,可能是你在商业上真正拥有系统性思维的开始,它会让你慢慢地具备更强的“连点成线”的能力,而不再是把所有工作都只看作孤立的单点。
2 如何做好营销转化,卖好一个东西
2.1 “卖好一个东西”,说简单,是因为所有的流量获取和运营,其实最后都是要围绕某个成型的转化漏斗,不断通过调整N多细节来进行优化。而说复杂,则是因为,所有流量+营销转化工作的背后,其实往往有着无穷无尽的变量和细节。
2.2 如何做好流量运营和营销转化工作,可以用一张图+一句话来概括
2.2.1 一张图如下,场景、转化时间、转化方式、信息传递和产品,可以视作一个营销转化过程中的5大基本要素。
2.2.2 而一句话则是:所有的营销转化工作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特定的“转化成交场景”和“产品品类属性”来进行思考——这两个东西,决定了你所有的营销转化工作该如何开展。
2.3 所有的流量获取、流量运营工作,都应该“以终为始”来进行思考。在互联网的商业逻辑里,流量的终极出口是“成交和变现”,所以其实很多流量、营销转化的相关工作都应该围绕着成交和变现来进行思考。
2.4 当我们拿到一个产品要去开展流量运营和营销工作的时候,最重要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其实有两个:
2.4.1 我们的产品是那种决策成本很低,只要戳中用户一两个点,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快速让用户完成决策购买和转化的产品,还是那种用户注定不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决策购买和转化,相反一定需要一定时间来思考,甚至实地感受体验后才能完成决策购买和转化的产品?这个问题,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整个营销转化链路,到底如何来设计才会更科学、合理。
2.4.2 我们的产品,满足的用户需求,更多是功能型需求,还是情感体验型需求?其实,营销的背后一定是信息传递,而这个问题,决定了你到底该主要用些什么信息去戳中用户,与他们互动,以激发起对方的购买使用意愿。
2.5 在所有的转化成交场景中,我们一定都需要解决好“快速抓住用户注意力”“建立信任”“说服+刺激用户快速行动完成转化成交”这3个基本问题。
2.6 在互联网时代下,每过1~3年,都会有一些新的转化成交场景涌现,并带来更先进、效率更高的生产力和转化能力。也一定会围绕着少数转化成交场景,随之形成几类主流的营销转化打法,成为业界主流打法。
2.7 站在2022年看,当前业内流量最集中的平台,无非是微信和抖音。而最主流的流量-营销转化链路,也基本就有两条。
2.7.1 一是把流量引入社群、个人号内,长期基于私域流量运营,并做用户维护+转化。
2.7.2 二则是把流量快速引入直播间内,通过短视频+直播来快速完成转化。
3 关于流量的几个基础认知
3.1 在流量的背后,是所有用户的注意力,无论在互联网还是在实体世界里,任何能够占据用户注意力的事物,都将自然拥有广告营销价值,从过往的电视、报纸杂志到如今的各种游戏、资讯APP和社群新媒体们,无不如此。更具象一点来看,在互联网世界里,流量往往被用来描述用户在某个网站、APP、页面上的访问点击次数,或是停留时间。
3.2 有3个关于流量的基本认知
3.2.1 第一,所有商业公司,都存在让自己具备更强流量获取和运营能力的本能。同时,对流量的过分追逐,有时又会反噬一家公司。
3.2.2 第二,互联网流量天然存在聚集效应,因此在普遍意义上,流量永远是稀缺的,也一定会越来越贵。“流量一定会稀缺+越来越贵”
3.2.3 第三,流量并非是追求绝对数字上的越多越好,相反,流量其实也有质量高低之分,也分垃圾流量和高价值流量。
3.2.3.1 易道创始人周航的公式:你拥有的流量价值=DAU(日活跃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长×流量可交易系数
3.2.3.2 不要仅仅只关注流量多还是少,还需要关注流量质量。
3.3 公域流量就是你只能依附于特定平台的推送、曝光规则进行流量获取,但你自己无法主动对用户进行二次、三次信息触达的流量。
3.4 “私域流量”就是你基于某些平台为你开放和提供的能力,自己已经能够对用户进行独立维护,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反复对用户进行多次信息触达的流量。
3.4.1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其实你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粉丝、你的社群用户、你的微信好友、你自己的APP/小程序的用户等,都可以被视作你的私域流量。因为在这些场景下,你对自己的用户都可以拥有自主可控的多次信息触达能力。
4 关于常见流量渠道的发现和选择
4.1 任何公司要想通过互联网获取流量,依次需要解决好如下3个问题:
4.1.1 我需要的流量在哪里——解决流量渠道选择的问题;
4.1.2 在不同渠道或流量平台上,我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获取流量——解决具体如何实现引流的问题;
4.1.3 如何逐步构建我的“流量系统”——解决让我的“流量获取”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和稳定的问题。
4.2 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流量,都有哪些渠道或方式可选
4.3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流量渠道?原则
4.3.1 第一,切记,在流量渠道选择面前,我们要追求的是“提升自己决策、判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不是100%成功。
4.3.2 第二,用户契合度和场景相关性,是你在选择+判断“什么流量渠道更适合自己”时最重点需要评估考虑的两个维度。
4.3.2.1 所谓“用户契合度”,即你所需要的用户与从潜在渠道过来的用户之间,画像是否匹配。
4.3.2.2 一个场景,是由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环境、特定的人物和事件所共同构成的。场景之间可以连通,但同时场景之间也会有因果。
4.3.2.3 你对场景和用户心理的理解越深,越能敏锐地捕捉到更多独特的场景,并给予用户合理的引导和体验,就越能掌控好流量。
4.3.3 第三,在所有流量渠道里,一般来说,搜索流量、点评流量、垂类KOL的粉丝流量,一般都是公认质量最高的流量。
4.3.4 在开展与流量获取相关的工作时,在一个渠道内,流量规模、流量质量、流量价格三者很难兼得,往往需要有所平衡和取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