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408)

现在糜芳见傅士仁向他行礼,摆足架子,大刺刺地问道:“来者从何而来,通上名来!”
“小将叫傅士仁,从西川到此。奉了刘皇叔、庞军师之命,求见诸葛军师,有书信一封呈上。请教将军尊姓大名。”
糜家两弟兄虽是同胞,实则千差万别。
糜竺忠厚敦实,见色不乱,见财不贪,是个大丈夫,满城军民见了无不翘手称好。
可是这个糜芳就不同了,最喜说假话,耍花枪,一天不说假话,好象太阳不会落山,十足是个赖小人。所以大家都给他一个绰号,叫“弄错糜先生”。就是说他一天到晚搬弄是非。
现在听说西川派人送信来,又是个无名小将,要问他的姓名,真是送上门来的好机会,知道别人不明他的底细,出口便成章:“若问本将军的名姓,你且听了,我就是刘皇叔的小舅,糜芳,糜大将军,想必你也有所听闻!”
这倒不假,糜芳的的确确是刘备的小舅,而且说假话在刘备手下可说名列前茅、小有名声。可惜人家对他避而远之,唯恐祸及于身,刘备也看他不起。
傅士仁听了,也觉得这个人太会炫耀自己。不过也觉得是一座很大的靠山。心想,不能放过这个人。好得我是西川来的人,他不一定熟悉。他会夸口,我也会吹牛。
笑道:“原来是糜大将军,小将在西川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小将是张任大都督手下第一员上将,镇守关厢,功劳累累。兄长傅彤也是个武艺过人的大将军。此番投顺刘皇叔,方能重见天日。”
一个鬼话连篇,一个信口开河,吹吹唱唱,倒是十分投机。糜芳见他也很会讲话,引为知已,说道:“本将军久仰大名,思慕甚切,恨相见晚耳。”
“小将奉皇叔之命,在诸葛军师帐下听令,荆州城中无亲无友,要费心糜将军多多担待。”
“一回生,两回熟,自家弟兄不用客套。傅将军送了信后,只管住在本将军的府上。”
“糜大将军如此豪爽,小将感激不尽。”
“哪里话来。”
“糜大将军待我胜过同胞手足,比我兄长还好,那小将冒昧,呼你为糜大哥了!”
“好极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本将军占大了,就称你为傅兄弟。’
“糜大哥。”
“傅兄弟。”
两人相对大笑:“哈……”
两个小人一碰头,倒是一见如故,恨不得割下头来。真是沆瀣一气,臭味相投。从此,糜、傅二人一搭一档。
《三国》中有三对大坏蛋:糜、傅二人把南郡送给吕蒙,害得关云长兵困麦城;范疆、张达行刺张飞;还有一对便是魏延、苟安。
现在糜芳领了傅士仁进得荆州城,来到军师府下马,糜芳叫傅士仁等候片刻,自往里面报信去。见堂上文武都在,孔明端坐中央,上前道:“报军师,小将糜芳有礼了。”
“何事报来?”
“川中有书到此,来人求见军师。”
孔明听说川中有书来,知道刘备已接到了自己的信。心想,我一直在牵挂川中的情况,不知近来进展如何。吩咐糜芳退下,传令:“本军师有请。”
傅士仁听得孔明相请,心里转念道:到底糜芳有势力,一通报就来相请。在西川时,别说张任会请我,就是见他一面也不容易。
其实孔明并不是请他,而是请刘备的那封信。傅士仁完全在自作多情。
共有 0 条评论